欢迎书友访问PO文学
首页皇子奋斗日常 第103节

第103节

    裴清殊初来乍到,不好太过招眼,只能学着他们的样子,勉强说了几句场面话。
    “多谢几位大人抬爱,下官初出茅庐,年纪尚轻,若有哪里有做的不到之处,还望诸位不吝赐教。”
    三皇子一看他这模样,就知道裴清殊还是没放开,笑着对忠亲王说:“我这十二弟啊,打小就和四弟亲,瞧瞧,叫四弟给管得规规矩矩的。”
    忠亲王笑道:“还好还好,比起清礼来,清殊已经要好得多了。”
    提起做事一板一眼的十一皇子,除了裴清殊之外,在场的几个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裴清殊也只好陪着干笑了两声。
    好不容易结束了这场尴尬的会面之后,临走之前,忠亲王还在嘱咐裴清殊:“贤侄啊,你刚刚大婚,有空就多在家里陪陪媳妇儿,礼部的事情不用你操心,有皇叔替你担着呐。”
    裴清殊不知道忠亲王这是想卖他一个人情还是怎么着,不过他心里清楚,这话他听听就得了。要是他真的为了陪伴宋氏,而疏忽了公务,搞不好忠亲王就会第一个跑去宫里在皇帝面前弹劾他。
    不过当着忠亲王的面,裴清殊自然还是要道谢,多谢忠亲王对他的体恤。
    忠亲王笑着拍了拍他的肩,终于放他回去了。
    裴清殊回到自己的办公位上没有多久,裴清梁就让人叫来裴清殊未来的下属们,见过裴清殊。
    目前礼部分给裴清殊的,有两名书写文稿的承差,两名管理各种档案的书吏,两名誊抄文稿的笔帖式,还有两名跑腿办事的堂吏、两名看门的门吏,总计共有十人之多。
    再加上裴清殊每天随身带着的两个太监,裴清殊一下子就要直接领导十几个人。这些人和以前他在宫里用的那些太监、宫女还不一样,他们不是奴才,而是良民出身的小吏。该怎么对待他们,还要用另外一套处事方式。
    不过这些小吏,品级都非常低微,甚至不入流。所以他们对于裴清殊这样身份高贵的皇子非常恭敬,一打眼看过去,没有一个不是低眉顺眼,卑躬屈膝的。
    裴清殊让他们一一自报家门,报到一多半的时候,恰好到了用午饭的时辰。裴清殊多看了几眼,除了一个书吏的眼神有些活络之外,其他人都是老老实实地站着,等最后一个人自报完了家门。
    裴清殊的记性没那么好,只听了一遍,其实根本没记住所有人的名字。但他也不想第一天上任就得罪手底下的人,等最后一个门吏报完了姓名之后,就放他们吃饭去了。
    所有人走后,唯独刚才那个眼珠儿乱转了两下的书吏留了下来,说是怕裴清殊路不熟,要给他引路。
    裴清殊无可无不可地答应了,那书吏便错后半步,跟在裴清殊身旁,每到拐弯的地方便伸出手臂,为裴清殊指引方向。
    一路下来,裴清殊了解到这人姓余,名文华,是个秀才。前些年老家闹饥荒,家中只剩下他老母亲一人。余文华便放弃了科考,背着他的老母亲进京谋生。
    到了火房之后,余文华笑着说道:“殿下,今儿早上下官已经同司务招呼过了,让他务必把最好的菜品留给您一份儿,您里面请。”
    裴清殊知道余文华这是想讨好自己,只可惜他不放心用外面的东西,中午皇子府会有人过来送饭。
    不过下属的一片心意,裴清殊还是领了。进入到自己专属的厢房之后,裴清殊就让福贵他们在试过毒之后,用了礼部准备的饭菜,他自己则吃了一些皇子府里准备的家常菜。
    下午,因为裴清殊刚来,手上也没什么活,他就让下属们先准备一下,明天每个人单独给他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对于仪制司公务的一些想法。
    至于裴清殊自己,则是看了一下午的公文。到了点见无事可做,他便打算同裴清梁说一声,自己先回府了。结果到了裴清梁那边他才知道,原来裴清梁下午就走了。
    看来……礼部这里,的确是个清闲的衙门啊。就连负责项目最多的仪制司都能闲成这样,别的司就更不用说了。
    回府之后,裴清殊莫名觉得自己这头一天干得有点郁闷。换衣服的时候,他就问迎上来的冬瓷:“皇子妃呢?”
    冬瓷不假思索地说:“应当是在后院,和玉岫姑姑商议她的婚事呢。”
    因为知道裴清殊可能要问,冬瓷早就让人打听好了:“皇子妃还让人问您,晚膳在哪边用?”
    “去后院吧。”裴清殊现在很想找个人说说话,只可惜他的三个伴读目前都不住在府里,只能去找宋氏了。
    裴清殊到后院的时候,正好赶上玉岫要走。
    他从四五岁开始,就由玉岫伺候,两人再熟稔不过了。所以对着玉岫,他直接开玩笑道:“哪儿还有那么多事要商议,赶紧嫁出去得了。总不能比我大上十岁,儿子还比我的小吧。”
    玉岫被他气得直瞪眼,嘴里叫嚷着“不嫁了不嫁了”。宋氏和玲珑她们几个见了,都在后头捂着嘴偷笑。
    听着一屋子女人的笑声,裴清殊原本压抑的心情忽然轻松了不少。
    玉岫告退之后,裴清殊拉着迎过来向他行礼的宋氏,两人隔着一个小炕桌,挨着暖炕坐下。
    “今儿都干了什么?”裴清殊知道,宋氏肯定要问他礼部的事情,不过他暂时不想说,就主动问了问府里的事,想要放松一下大脑。
    第126章 属下
    宋氏浅浅笑道:“您不是叫我得空时给孙妈妈和虎子他们寻一处宅子么?相看了一上午,找到了两处合适的, 等着您回来拿主意呢。”
    裴清殊接过玲珑递来的图纸一看, 宋氏让人找的这两处宅子, 果然都很合他的心意。不大不小, 距离皇子府也不算太远,给虎儿母子还有他未来的老婆孩子住足够了。
    这几年来,虎儿为了方便帮裴清殊办事,要么住在京郊别院,要么住在如归楼里,都没有一个固定的住处。裴清殊大婚出宫之后,他就让人在皇子府的前院里给虎儿备了一个房间。
    不过裴清殊寻思着, 虎儿也到了该娶亲的年纪了, 将来老婆孩子都在他这里住着也不方便, 就打算像安置卢维那样,给他们母子买一处小院子。
    裴清殊他们长大了,孙妈妈自然也渐渐的老了。以前裴清殊没娶亲的时候,孙妈妈还能在他身边伺候。不过现在裴清殊身边得用的下人很多, 也用不上孙妈妈什么了。裴清殊就寻思着让她自己当家做主, 送她两个丫头伺候,让孙妈妈享享清福,过上无忧无虑,含饴弄孙的日子。
    “就这一处吧,离皇子府近些,孙妈妈想过来坐坐也方便。”
    宋氏点点头, 又问:“那赵虎的婚事……殿下怎么打算呢?孙妈妈说了,她认识的人少,也没什么特别中意的,全凭殿下做主就是了。”
    提起这个,裴清殊就哭笑不得地说:“我早就问过虎子了,可他非说自己公务繁忙,没空娶妻生子。我说让他把如归楼的生意放下,专心经营别院,可他又说明年开春要去考武举人。我寻思着,他既然还没这个心思,那等他考取功名之后,再娶亲也好,说不定还能挑一门更好的亲事呢。”
    宋氏笑道:“殿下说的是,赵虎是您的伴读,又是您的奶兄弟,他若出息,对您也是大有助益的。只是他的年纪到底摆在这里,身边没有伺候的人也不是个事儿。我寻思着,送他两个通房丫头,置在新宅里照顾他的起居,殿下以为如何?”
    “还是你想得周到,就这么办吧。”
    要说起来,裴清殊这三个伴读里头,一个比一个晚婚。傅煦比裴清殊大了两三岁,前不久才刚刚娶亲,娶的是容家的三小姐,两人可谓门当户对。
    孙妈妈早就想到给虎儿娶媳妇的事情了,可虎儿一直没这个心思,想要先立业,再成家,所以一直拖着。
    至于公孙明,他有父有母,婚事用不着裴清殊来操心。裴清殊偶尔问过他一两次,公孙明的回答差不多都是,还没有遇见合适的。等什么时候遇到了,什么时候再说吧。
    要是一般人家的儿子这般态度,早就被父母骂个半死,甚至直接逼婚了。好在公孙明的父母十分开明,都没有催他在大部分人都成婚的年纪赶紧娶妻,而是完全由着他的心意来。
    裴清殊大婚出宫之后,就不必再在长华殿里读书了,他这几名伴读自然也都有了别的去处。
    虎儿就不必说了,虽说如归楼这边,卢维和燕修已经应付得来,可京郊别院那里,虎儿是总负责人,几乎每日都离不开他。再加上他自己还打算考取功名,所以每日都忙得不可开交。
    公孙明离开长华殿之后,顺理成章地进了钦天监当差,预备着将来接他父亲的班。
    至于傅煦,他这些年来已经先后考中了童生和秀才,正在准备考举人。以裴清殊对他的了解,傅煦中举的难度不大。像傅煦这样的世家子弟,就算没有功名在身,也能寻个清闲的官位坐坐,不过傅煦志向高远,定是不会止步于此的。
    晚上用完晚膳,裴清殊保留了在宫中饭后练字的习惯,照旧写了半个时辰的字。
    宋氏也好书法,在旁红袖添香,气氛倒是十分和睦。
    裴清殊写字的时候,宋氏不好打扰。等他练完了字,拉着宋氏到园子里散步的时候,宋氏终于忍不住发问,问他头一日在礼部当差的感想。
    裴清殊叹了口气道:“差事没有多少,官员倒是不少,还都很懂享受。可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一时之间,恐怕很难改变这种状况。”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在礼部存在,六部甚至整个朝廷上,都存在类似的情况。
    “先前四哥刚去工部的时候,他就上奏父皇,提出精简工部的办事人员。结果呢,父皇怕动了工部的根本,没有大刀阔斧地改革,只是裁了几个吃闲饭的关系户,就这样,四哥都被指着脊梁骨骂了好多年。”
    在某种意义上说,裴清殊很佩服四皇子这样能够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的人。但裴清殊很清楚,自己走不了这个路线。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殿下能稳住自己,这是好事儿。”宋氏温声说道:“至于您说的问题,非一日两日所能解决的,您也不要过于忧愁了。”
    “你说的对,我得稳住了。”裴清殊深知,以自己现在的权力和地位,根本没办法可着心意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必须先把自己的本职做好了,爬到更高的位置上,才能改变一些自己看不惯的事情。
    裴清殊第二天来到礼部上值的时候,刚下马就看到了自己的门吏毛俊和毛峰兄弟俩正殷勤地候着他。
    毛俊和毛峰是一堆双胞胎兄弟,不过长相完全不同。哥哥俊朗,性子活络,弟弟看着憨厚老实,话不多,一直安静地跟在哥哥身后。
    正好裴清殊刚来,路记得还不大熟,有这兄弟俩引路,也不必叫小悦子再去打听了。
    路上,裴清殊和他们闲聊了两句,大致明白了这兄弟俩的主要工作,就是替裴清殊跑腿报信儿的。因为并不是每个在礼部任职的官员,都像裴清殊这样能够随身携带太监,所以门吏的存在十分有必要。
    不过裴清殊还是觉得,门吏有一个就够用了。先不说礼部现在并不忙碌,就算忙的话,他现在只是一个六品的主事而已,门吏就配了两个,那么五品的,四品的,三品的官员,手底下要配多少个门吏呢?
    这些人可都是靠朝廷养着,吃朝廷俸禄的呀。
    也不知道……大齐的国库现在还顶不顶得住。
    现在还没有进入到割地赔款的宣德朝,想来财政状况还不至于那么紧张。
    可就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不出问题才怪。
    裴清殊按捺住心头的急躁,来到自己的办公处,像昨天吩咐下去的那样,让他的下属们一个一个地向他汇报近阶段的公务进度和未来的计划。
    看得出来,礼部的大多数人都被养得有些没有斗志了,大家都是得过且过,不出错地推进每一次科举考试就算完事,一点都不想着推陈出新,进行任何提升。
    只有一个人的汇报,给裴清殊留下了特殊的印象。那就是昨天特意留下,引裴清殊去火房的余文华。
    裴清殊本想着这个余文华那般殷勤,想来也是个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只知溜须拍马之辈。谁知余文华竟不同于他人,提出了一点特别的想法。
    “其他同僚大多是京城人,所以不大清楚地方科举考试的状况。下官老家是山西的,所以对地方的情况较为了解。”余文华刻意停顿了一下,见裴清殊听得认真,才继续说道:“按说科考纪律严明,本应无人徇私,无人枉法,可在这套制度当中,有太多的圈圈绕绕,没有办法在明面上说出来……尤其是一些,在大人们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事。”
    裴清殊眼皮子一跳,忙问:“你这是何意?”
    余文华观他脸色,见裴清殊并没有露出生气的意思来,这才同他细讲:“就拿廪生制度来说吧,各府、州、县的的生员,名列前茅者,皆可成为廪生,领朝廷发下来的银米津贴。按说这本是朝廷给成绩优异者的奖励,激励考生们奋发读书,力争上游。可近年来,廪生的选取大有猫腻,许多成绩出色的寒门子弟做不了廪生,反倒是成绩平平的富家子弟,不知通过何种方式经营,竟能成为廪生。”
    若是换了旁的刚刚出宫办差的皇子,恐怕不会轻易相信在大齐的土地上竟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可裴清殊前世曾经生活在王朝末年,比这更荒唐的事情他见得多了,所以并不觉得如何奇怪。
    因为这种事情大多发生在地方,天高皇帝远,许多地方官员便大着胆子,做一些违法乱纪之事。
    这件事情,算是在裴清殊的管辖范围之内。所以他并不打算置身事外,而是好好地和余文华商议一下,该如何解决,或者现实一点说,如何改善这种状况。
    余文华见裴清殊不但没有斥责他,反而态度十分亲和地问他可有什么解决之法,余文华激动得满脸通红,热血沸腾地说:“大齐疆土辽阔,共有十八个省,若是殿下在京城施下号令,严查此事,恐怕一级一级地传达下去,又会不了了之。倒不如深入地方,取一典型重罚之,达到杀鸡儆猴的目的!”
    裴清殊笑了笑道:“余文华啊余文华,你这是叫我刚刚上任,就到外地去办差啊。”
    余文华抱歉地说道:“下官知道殿下新婚燕尔,定然不愿离京,只是下官人微言轻,若不借殿下皇子身份,只怕就算到了地方,也无人理会。”
    裴清殊抬起手道:“外出办差,我倒并不排斥,只是皇子无诏不得离京,此事我还要再同员外郎商议一下,待父皇准许之后,方可出发。”
    作者有话要说:  有人说忘记时间线了,那默默再提醒一下吧,现在是延和二十三年春天~十二是延和七年出生的,故事开篇是延和十二年夏天,目前过了十一年的时间。
    第127章 准备
    因为余文华是山西人,对山西的情况较为了解, 所以裴清殊打算将自己出京办差的这第一站, 就定在山西。
    从京城到山西要走一千多里路, 最快也要十日方能到达。
    而地方的府试一般在四月进行, 也就是说,裴清殊必须尽快决定,尽早出发了。
    心中初步有了打算之后,裴清殊先让人把自己的三位伴读聚集起来,商议此事。
    公孙明第一个说好:“请殿下务必把我带上!整日呆在钦天监里,闷都闷死我了!”
    傅煦提醒他说:“阿明,你不要胡闹。殿下这一趟出去, 可不是去玩儿的。”
    “谁胡闹了?我也是想一路上帮殿下出出主意不是。”公孙明很有自信地说:“我和殿下不同, 殿下是打小在皇宫大内长大的, 不知江湖险恶。我可是随着我爹娘走过十几个地方,江湖经验丰富着呢!”


同类推荐: 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九零千万富翁的独生女王爷每天都想以身相许(重生)穿成恶毒反派们的替嫁小师妹重生一九零二窃国大盗穿越之平淡人生娇花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