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文学
首页皇后娘娘早上好 第73节

第73节

    赵浩拍着胸脯保证能够将这件事办妥当,便带着赏赐出宫去了。
    第二日大秦便退了兵。
    ——他们虽然不需要赶着回去过中秋,但两广那些不服教化的山民,却是要顺便收拾一下的。有安南国出军饷,自然再好不过。
    军队撤出之后不久,农事部两广的负责人就带着人马牲畜和良种赶到了安南。
    这里气候与两广相似,因此带来的作物也都是在这两地种得好的良种。而安南本地气候炎热,虽然已经快到中秋,却还可以种植一季作物,因此农事部的人一到地方,便立刻投入到了火热的劳动之中。
    安南地广人稀,又因为土地肥沃、出产甚多,随便种植一下就够吃了,所以土地完全没有被开发利用起来。种植方法更是还停留在原始社会。因此农事部的人带来的不光是新的种植方式,还有新的风气。
    这么好的地,只要利用起来,一年收上几万斤粮食不成问题。
    什么你说安南人少吃不了?没关系,可以卖给我们大秦啊!价格优厚,绝对不让你们吃亏。作为属国,安南使用的本来就是大秦所铸铜钱,倒是没有任何不方便。若是不想收钱,还可以从大秦境内运送雪白的海盐,耐用的铁器,上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物品过来交换!
    展望中的好日子似乎就在眼前,有了这种诱惑,安南的百姓们也对种植生出了无限的热情。
    到这一年年底,安南新开垦出了数万亩良田,收获颇丰。大车大车的粮食被运往大秦的同时,农事部也功成身退,留下了一些农具和牲畜,以及一套大秦新编的《农事全书》。
    第二年的天元节,收到消息的交趾、占城等地便都纷纷遣使来朝,愿依附大秦,主动要求农事部的人入驻本国,帮助百姓们开垦良田,种植作物。
    李定宸自是欣然首肯。
    有了这几个国家作为粮食储备地,李定宸便放开了对江南茶园和桑园的控制。
    早先,江南其实是产量的地方,号称“鱼米之乡”。但到了前朝,因为丝绸行业的暴利,很多地方都将田地荒废,改为桑园。而江南又有数种茶叶被定为御茶,同样打出名头,茶园遍地。如此一来,用于种植的土地就少了。
    本朝开过之后,为了保证足够多的耕地,便限制了茶园和桑园的数量。所以江南虽然出现了不少手工业者,但到底不成气候。
    如今李定宸开放了这种限制,可以想见,未来几年内,江南丝织品和茶叶的产量,必然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而这些东西,又可以从海外换回大车的粮食和矿产。
    整个大秦都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之态。如今说起战争,说起他国,朝臣们的思想也不像是以前那么保守了。既不觉得撮尔小国对大秦而言无关紧要,也不会觉得草原异族难以战胜。
    他们开始意识到,每个国家的存在都有其意义——对大秦来说。
    李定宸甚至听殿中省的人说,有一天三位阁臣闲谈时,博览群书,知识面很广的首相杜卓华曾无意间提起,东海尽头的岛国上似乎有着非常丰富的银矿。
    作者有话要说:  朝臣们:大秦是世界的中心。
    以及杜大人你学坏了,还记得大明湖畔的王先生吗_(:3」∠)_
    第119章 陛下圣明
    皇帝又从京城来信了。
    按理说,以帝王的身份,来的就算不是圣旨,怎么也应该是圣谕,但李定宸偏不,他就写成书信,也不派遣专门的使者,就让驿递的人送过来,让人摸不清楚他对这位三朝老臣究竟是个什么心思。
    要说厌弃,谁曾见皇帝千里迢迢给自己厌弃了的人写信?要说看重,但一没有赏赐二不给恩典,时不时来一封信,也不走正常渠道,着实费人思量。
    就连亲自跟着送信过来的颜弘也忍不住在心里犯嘀咕。
    王霄自己倒是很淡定,看完之后便提笔写了一封回信,顺便附上自己最近编纂的内容,交给送信的人。
    等人走了,颜弘才低声问,“恩师,陛下这回又说了什么?”
    “说的是这一两年朝中的变故。”王霄微笑道,“自从安南大捷之后,朝廷的粮仓就再没缺过粮食了。今年放开了江南桑园茶园的数量限制,允许私人种桑养蚕维生,丝绸的产量也更进一步。当真一派欣欣向荣之态,叫人瞧着舒坦。”
    颜弘忍不住看了自家老师一眼,这陛下心里舒坦是必然的,特特写信过来,恐怕是想让恩师心中不舒坦吧?恩师这才离朝几年,朝中光景已经与从前大不相同,这算什么,示威?
    这么一想,他倒有些明白皇上只写书信,如此低调的缘故了。
    他心里琢磨着,脸上自然也露出了几分不忿之色。王霄见了,便笑问,“你可是觉得,陛下到如今还念着要让老夫不痛快,有些小肚鸡肠了?”
    颜弘没有应,但脸上的表情大抵是如此了。王霄便摇头道,“那你就看低了陛下,也看低了我。”
    他说着,忽然端正了脸色,对颜弘道,“你在外多年,没有亲自听过看过,也就难知陛下的性子。再将你留在之类,只怕这一身才能都空负了。”
    “恩师!”颜弘意识到他要说什么,就要跪下。
    王霄握住他的胳膊,将人拉了起来,“从前因为怕牵连了你,才叫你离京任官。如今我已离朝,陛下亦无株连之意,你也该回去了。”
    “学生想留下,侍奉恩师天年。”颜弘红着眼眶道。
    王霄皱眉斥道,“你有王佐之才,岂可耗在这山野之间?去吧,替为师看看陛下在做什么,看看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颜锦泉的学生都要入阁了,你也不该再耽误。”
    颜弘并不知道,王霄已经在刚才的回信之中举荐了他。
    而李定宸收到这封信,别提有多高兴了。当年王霄离开朝堂时,自己曾问过他可有人才推荐,王霄一语不发。如今却推荐了自己的学生,这哪里是推荐学生?这是终于对李定宸服了软,承认在政治理念上,他选的路不如李定宸的,所以愿意将学生送过来,供他驱使。
    怎能不让李定宸扬眉吐气?
    他看完信,就高兴得将越罗抱起来转了一圈,唬得殿内伺候的人都吓了一跳。
    李定宸却是旁若无人,将信纸往越罗手里塞,“阿罗,你看!”
    越罗一目十行的看完,挑眉笑道,“臣妾要恭贺陛下,又得一嘉才了。”
    李定宸故作镇定的摆摆手,但脸上的欢喜之色无论如何掩不住,他问越罗,“你说,王先生究竟知不知道我想打仗?”
    “想来是知道的。就是从前不知道,现在也该知道了。”两个人最初的不合,不就是因为李定宸过分重视武事吗?他心里那点儿打算,只怕王霄早就看得清清楚楚。不过君臣有别,既然李定宸不提,他当然也不会揭破。
    如今,应该是不打算再阻拦了。
    论到帝王功业,再没有哪一桩能够胜过开疆拓土。如今国富民强,粮食满仓,生出向外扩张的念头理所当然。别说李定宸,就连朝中大部分臣子,恐怕都已经有了这样的心思。
    还真别说,很快又有一场仗可以打。
    却是在某位阁老动念之后,朝中也向东海尽头的扶桑岛派了使臣。结果到了那边才知道,如今的岛国正处在“战国时代”,皇室虽在,但影响力大大降低,诸国大名纷纷自立,征战不休。
    这种情景,对于在安南之战中得到了足够好处的朝廷而言,可谓是正中下怀。至于那位被派遣过去的使臣,更是早就心慕赵浩立下的泼天功劳,也想效仿之。而扶桑岛现在的情况,正适合向大秦借兵镇压叛乱呀!
    然而因为岛上局势太复杂,皇室所在的地方又在岛国中心,要越过数个大名的地盘去接触皇室,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所以天泰十四年就派出的使臣,却直到天泰十五年才得回归。
    头发也剪了,人也黑了瘦了,看上去不像是去出使,而是被发配流放。
    但根据几位当事人的说法,就算流放估计也没他们哭。语言不通,饮食不惯,又不能带上作为依仗的军队,一路上战战兢兢,衣食住行都很难保证,中途甚至一度遇上过刺杀,真可谓跌宕起伏、惊险无比。
    好在结果是喜人的,岛国皇帝亲自签署的国书,请求上国派遣军队,为自己镇压国中叛乱。
    为了从占城等地将粮食运回来,朝廷也算是煞费苦心,连水师都重新演练起来了。——走陆路须得一路上翻山越岭,费时费力效率还不高,倒不如从海上走。虽然有风浪的危机,但只要不离岸太远,问题不大。
    这支刚刚招募训练了几个月的水师,还没来得及去占城走一趟,就先被派去了扶桑岛,算是练兵。
    反正有朝廷提供的武器装备,他们差不多可以说是一路碾压,正适合用来练手。
    军队才刚刚出发,朝中已经开始讨论起等仗打完了如何委婉而不失礼貌的让扶桑岛的国王主动献上银矿,给上国将士们做差遣费。
    李定宸对这种观念大家斥责,“我大秦军队乃是仁义之师,因对方请求才派兵前往,岂可以此为理由,占据对方的财产?”
    朝臣们被训得有些蒙。如今朝堂上下都知道扶桑岛上藏着许多银矿,若非如此,凭他们打成什么样子,皇室能不能掌控国中,与大秦有什么关系?若是不要银矿,难道真是去帮忙的?
    “那陛下的意思是?”有机灵的连忙出声请示。
    “自然是正当贸易。”李定宸义正言辞,“正好都说今年江南的丝绸茶叶产量暴增,怕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就先送一批去扶桑岛,叫他们拿银子来买。”
    “……陛下圣明!”大臣们心服口服。
    这些好东西就是在国内也是价值不菲,漂洋过海去了岛上,价值自然更高。
    又有人道,“听闻岛上地方不大,物资匮乏,咱们不是收了许多粮食?也可以卖予他们一些。”
    如此,岛民们能吃饱穿暖,想来不会有人想打仗了,都回家挖矿去。挖到了银矿,想要什么换不来,何必要打生打死?
    对很多大秦人来说,只用经济手段,便可以掌控另一个国家的命脉,几乎是闻所未闻之事。李定宸此计一出,着实是让不少人开了眼,也终于后知后觉的发现,这经商并非人们平日所说的小道,它真正发起威来,恐怕有翻天覆地之能!
    颜弘一进京就听说了这件事,他坐在酒楼里,听着两派书生为是否该抑制商业发展争得面红耳赤,目光中不由生出一点茫然。离开了几年,这京城陌生得他快不认识了。
    诗词文章不再是文人们聚会时的主旋律,《农事全书》、工部新出的发明和经商之道才是热议的话题。
    譬如此刻,除了那两拨争得热闹的书生外,左边还有一群人正在议论工部最近推出的一款机关犁车,据说不需要牲畜拉车,就算是最瘦弱的妇人也能推得动,用它犁地又快又好。右边则在说农事部又改良出了一种新品旱稻,不需要栽种在水田里……
    颜弘那颗因为被老师称赞“有王佐之才”而波动的心忽然平静了下来,他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
    宫中,冬生正将自己从外头听来的话学给越罗听。
    越罗一听李定宸的歪理邪说竟然都传到孩子耳朵里了,不由转头瞪了他一眼,“陛下如今真是什么都敢说。这些主意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仔细教坏了孩子!”
    李定宸自己并不是仁人君子,也不觉得这是歪门邪道,更不怕教坏了大秦的继承人,“就是要心思活络,才能担得起整个天下。咱们冬生学的是帝王之道,可不能似那些腐儒,不知变通。何况朕说的难道不是道理?与大秦贸易往来,日子只会越来越好,不会亏了他们。”
    冬生听得连连点头。
    气得皇后娘娘罚皇帝陛下睡了两天书房。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陛下的求生欲越来越低了【膨胀.jpg
    第120章 区别对待
    天泰十五年的年景其实并不好。
    入夏之后,北方连续两个月滴雨不下,遭遇大旱。
    若是在往年,这个时候,部阁重臣们就该天天愁眉紧锁地跟皇帝开小会,发愁赈灾事宜了。毕竟一年所产粮食都有数目,勉强够用,一旦出现灾情,就往往赈济不及。
    然而今年,这一点旱情,却几乎并未给朝堂带来太大的影响。
    这两年各地粮仓储备充足,就是百姓们自己家里存的粮不够,常平仓也可以平价供应粮食。而只要粮价不涨,人心自然就是稳的。下面稳定了,朝堂上自是不慌不忙。
    相较于国内的状况,反倒是草原上的灾情,更令皇帝和朝臣们关注。
    这场大旱几乎波及了整个北方地区,草原上自然也是不例外。那里水资源本来就少,很难推广种植,只能发展畜牧业。而为了放牧,更是要春夏秋冬按照季节不同,逐水草而居,生活同样艰难。
    而干旱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也无疑是致命的。牧草干枯,牲畜没有食水就会大批大批的死亡,而炎热的季节,这种大批量的死亡又容易引起疫症……
    而根据多年的经验,草原上的日子过不下去,唯一的应对方式就是南下劫掠。
    见李定宸对着各地送来的奏折沉吟良久,似乎是对某些事情迟疑不下,越罗不由问,“陛下在想什么?”
    “朕在想,究竟怎样才算是个好皇帝。”李定宸合上奏折,朝她笑道。
    越罗与他是在窗下对桌而坐,闻言不满的放下手中的笔,问,“陛下这是在搪塞我吗?”
    李定宸脸上撑出来的笑意渐渐敛去,他靠在椅背上叹气,“只是朕也还没有想好。”顿了顿,又道,“若朕说预备将西北两处贸易点撤去,阿罗是否会认为朕铁石心肠?”
    西北两处贸易点,正是大秦跟草原异族交易之处。大秦从草原购入皮毛、药材等,而出售给他们的,除了茶叶丝绸瓷器之类的奢侈品之外,还有至关重要的粮食。如今草原正在遭灾,一旦贸易关闭,就是在逼他们走上绝路。
    李定宸早就想打仗了,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时机。如今撤去贸易点,让草原异族走投无路,南下劫掠,朝廷便可名正言顺派兵征讨。


同类推荐: 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九零千万富翁的独生女王爷每天都想以身相许(重生)穿成恶毒反派们的替嫁小师妹重生一九零二窃国大盗穿越之平淡人生娇花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