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文学
首页我在红楼修文物 第170节

第170节

    石咏赶紧还礼,叫了声“张官人”、“张夫人”。
    “百花深处,欢迎阁下到此。”张菜园声音温和,谈吐也颇为雅致,以至于石咏不大相信对方只是个种菜的,“我们盼了多时,终于将阁下盼来,就是盼着有朝一日,阁下能重兴‘百花深处’的盛景。”
    石咏确有此意,但是眼下却不敢打包票应承,当下向那两位解释了,他先过来看看,评价一番,之后再看看怎么安排,重新修葺百花深处。
    于是石咏转头,向他神往已久的“百花深处”园子内看去。只见园子确实已经荒废久矣,各色植物野蛮生长,大树多年未经修剪,早已长得参天。石咏沿着杂草丛生的路径攀到高处,从小坡顶上向下看了看,果然见园中亭台宛然,废池犹在。堆石假山上是厚厚的藤蔓与苔藓,几乎看不出本来的面目。
    但是看得出来,这园子的底子犹在。
    “石小官人,如何?”
    石咏扶着手边的一株高大榉木,一面看一面点头,说:“好极了!”
    这正合他的意,按照他早先与十六阿哥商量的,将“百花深处”的这座园子修出来,正好可以给内务府派上大用场。
    石咏这面点头应承,另一头张菜园夫妇可是高兴坏了,张菜园感慨无比,说:“当年傅官人说他机缘不凑巧,无法修葺这座园子,只教我们耐心等待。如今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总算将石小官人等来了。”
    石咏凝神细看了一圈,冷不丁想起早先那剃头匠说过的,说着园中风水不好,此间以前的主人曾经犯事被查抄。他带着疑惑问了一句,张菜园当即笑道:“石小官人这真是说笑了!”
    “此间主人犯事,乃是其本人作奸犯科、贪赃枉法的缘故。又如何能怪到园子头上?”
    “当初住在此地的官员曾经被查抄出八十箱金银细软,价值数十万两,尽数藏在园子的假山湖石之下。可是,这难道也要怪湖石不好,掩不住这些不义的财么?”
    石咏听了点点头,心想这说得很有道理。
    “百年来,难道贤伉俪一直住在此间,所以看得见这胡同里所有的兴衰往事么?”他忍不住好奇,问了一句。
    只听张菜园笑了起来。
    “石小官人,可能令您误会了。您认得傅司官,所以我们以为您知道的。”
    不知何时起,石咏身后那两具影子渐渐淡了,汇聚成唯一,乃是石咏自己本来的影子。
    “我们其实并非是张氏夫妇的魂魄,我们……我,其实就是这一条胡同。”
    “张氏夫妇赋予了我最初的样貌,此后京中时常到访的士大夫曾留下不少诗文题字,赋予了我灵性,令我有了觉知。”
    “我的确看得见这胡同中所有的兴衰悲欢,确切地说我正就在经历着这些世事无常,沧桑变幻,也能体会这胡同中所有街坊们的喜怒哀乐。”
    “所以今日,我只想感谢您,出人出力,修平我身上那一道无遮无拦的疮疤,也为街坊们考虑良多,让他们的日常生活少些烦恼。”
    “石小官人,我亦愿您如这些寻常街坊一般,日日平安喜乐。 ”
    石咏推开“百花深处”的园门,远处一股子鱼汤的香味扑面而来。那边蒋大娘已经炖好了货郎捕来的鱼,将鱼汤盛给内务府的工匠们。
    “今日真是多谢诸位官爷,我们小老百姓没什么可以相谢的,请各位尝碗鱼汤暖暖身子吧。”
    第211章
    石咏与内务府营造司的工匠们一起尝了莳花的蒋大娘亲手炖的鱼汤, 纷纷赞不绝口。这鱼汤用料新鲜,里面加了不少的姜, 辛味儿格外足。众人饮下, 身上一概暖和起来, 非常畅快。
    工匠们于是纷纷询问这附近还有哪里要修葺的。
    石咏却知, 第二天他还要带十六阿哥过来验看这沥青修路的成果,因此仔仔细细将新修的路面仔仔细细检查过一遍,见确实没有瑕疵, 这才收拾了回去。
    临走的时候他又看见那位穿着新绣鞋的老妇人站在大杂院门口张望。看她那年岁, 总是年纪不小了。
    “老太太起码有百岁了!”
    张菜园的声音陡然在石咏耳边响了起来,将他吓了一大跳。好么, 石咏心想, 可算是知道您是就是这座胡同了,简直无处不在啊!
    “老太太的丈夫天启年出去当兵, 她的儿子崇祯年出去当兵, 一直都没回来, 也没有消息。她就每天往地安门那里去看一回,等她的亲人归来。”张菜园在石咏耳边向他解释。
    若是这老妇人从天启年就住在这里,到如今, 可不得有一百多岁了么?
    按说石咏接触到的文物多了, 古物件儿接触过不少,几千岁的灵魂也都与之交谈过,可听见张菜园这么一解释,石咏便突然觉得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又来了, 前朝活到现在的老太太,天天等待着亲人回来,这到底是伤心的人,还是伤心的魂那。
    尤其是老妇人脚上那一双绣鞋,石咏每次见,都觉得是簇新簇新的,若是寻常人,每天跑一趟地安门,真的能将这绣鞋保持得这样完好光鲜?
    然而石咏又想起他第一次过来这百花深处的时候,曾经帮蒋大娘挪过花盆,当时蒋大娘以为是这老妇人帮忙挪的,还曾撂过一句话,说是谢谢老太太。
    想到这儿,石咏心一横,再不管旁的了,反正这一位老妇人,究竟是人也好,魂魄也罢,总能与旁人和平共处,既是如此,他才不会管对方是个什么身份,总之他若是见到了,便帮扶一把!
    第二天,石咏一大早便带十六阿哥过来“验收”市政道路维修工程。
    经过一夜,那沥青已经完全凝固,非常坚硬。十六阿哥走上前,背着手盯着这路面看了半晌,然后伸手敲敲,道:“看着挺结实!”
    “上马车!”
    石咏也有心测试一下这沥青路面的强度,当即命营造司的工匠将负重的马车赶了过来。
    待马车过去,十六阿哥与石咏一道低下头,看着经过的柏油路面,十六阿哥伸手摸摸,说:“一点儿车辙也没有!”
    石咏指指旁边的青石板路面:“石板路也没有车辙。”
    十六阿哥当即笑骂:“你别想糊弄爷!青石板路铺起来要花多少人工,你们昨儿花了多少人工?再说这青石板能从天上掉下来么,还不是得到采石场采了,运到城里来?花多少钱,最后干成了多少事儿,爷心里算得清着呢,别以为爷就只是个纨绔!”
    石咏抬手给十六阿哥伸了伸拇指。就冲着一番话,石咏已经觉得,十六阿哥这几年已经历练得成长了不少,为人越来越务实。石咏还未解释,十六阿哥就已将石咏“试验”这沥青材料的目的看得一清二楚。
    “再加重!”
    十六阿哥当即吩咐,登时专门用来测试的马车上,重物增加了一倍,马匹拉起来也颇为吃力,连石咏也有些担心,这沥青的强度他从未测试过,万一在十六阿哥跟前碎个现行,也有够丢人的。
    然而这测试用的马车再次驶过,十六阿哥跟上,蹲在柏油路面上瞅瞅,伸手拍拍路面,笑道:“可以么!”
    路面上依旧一点儿车辙印儿都没有。
    旁边有不少街坊闻讯出来看石咏等人“测试”。他们已经知道了石咏是个官儿,今儿便又知道了十六阿哥是个更大的官儿,也不敢上前围观,全都远远地看着,待见到堆满了重物的马车过去,这路面上连个车辙印儿都没有,一时都欢呼起来。
    “今儿外头怎么这么热闹?”
    大家正在议论,忽然胡同北面一间四合院儿的院门“豁拉”一响,拉开。里面有人牵马出来。
    石咏与十六阿哥听着这声音都有些耳熟,忍不住面面相觑。
    只见牵马的人从小院儿里出来之后,有一对男女一道出门,形貌亲密,那妇人上前,小心翼翼地将男子的衣领扣好,轻声道:“爷,小心着凉!”
    那男子也笑着道:“知道啦,今儿爷得回那边去点个卯儿,陪额娘吃个饭,在那边留一宿……你瞅瞅,你瞅瞅,又吃味了吧!这国丧还未过,你这吃着哪门子飞醋呢?”
    男子一扭头,正对着外头傻站着的十六阿哥与石咏,登时也愣了。
    十六阿哥讪讪地一拱手,打声招呼:“十四哥!”
    石咏则低着头上前行了个礼,道:“给十四爷请安。”
    这从小院儿里出来的男子不是别个,正是十四阿哥。送出来的妇人是他的外宅吴氏。只是他讨了外宅之事还不为人知,岂料今日竟然一大早被十六和石咏两个生生撞破,一个是相熟的兄弟,一个是见过几面的“晚辈”,十四阿哥除了尴尬,脸上便也不剩什么。
    “十六弟啊!”十四阿哥随机应变极快,当即笑着招呼,“这么早,在你们小嫂子门外在忙什么呢?”
    “小嫂子?”十六阿哥愣了一下,当即晓得十四哥极爱这位外室,这恐怕是要给个名份了,当即冲那愣在门口的妇人拱拱手,叫了一声,“小嫂子!”
    那妇人登时红晕上脸,冲十六阿哥福了福,柔声道:“奴见过叔叔!”
    十四阿哥登时笑逐颜开,伸手拍了拍十六阿哥的肩膀,觉得这个弟弟实在是太识趣儿了。
    他又免了石咏的礼,随口问:“这忙的是什么?”
    石咏赶紧将铺路的事儿给说了。
    十四阿哥也绝不只是个头脑简单的人,当即一弯腰一伸指,也在地面上弹了弹,点头道:“西北路况不好,辎重粮草,运输时时常陷入泥中,影响进度。若是有朝一日,西面也能铺上这样的路面,那兵士们便不再受物资匮乏之苦。”
    “十六弟,我要上书皇阿玛,你需助我!”十四阿哥眼中热切,一伸手,就握住了十六阿哥的手。
    石咏在旁偷偷看了一眼,再一次肯定了皇帝膝下这些儿子们没有很弱的。十四阿哥一见柏油路,便能意识到这对大军的重要意义,反应之快,有点儿出乎他的意料。
    十六阿哥点点头先应了,然后才说:“十四哥勿为难我,我这内务府不过才得了这么一丁点儿材料,先试了一试,往西北去道路何止千里万里,要铺那么远还得……还得从长计议!”
    十四阿哥也明白这急不来,但依旧要求十六阿哥帮他,见十六阿哥应了,才放开手,说:“哥哥先去兵部点卯,回头再寻你详议!”说着与吴氏挥手作别,然后上马飞奔而去。
    十六阿哥与石咏面面相觑,万万没想到,他们运气竟这么好,就这样都能撞见十四阿哥的外宅。十六阿哥想了想说:“可怜十四嫂!”
    十四福晋一向在人前与十四阿哥表现得特别恩爱,若是教她知道了真正恩爱的在这头,还不知怎样泛酸水呢。只不过那一位一向表现得贤良大度,即便知道了也不好说什么,所以十四阿哥才放心大胆地将外宅的招牌亮出来。
    “这一位,还真的已经当自己是大将军了呢!”十六阿哥望着十四哥的背影摇摇头。
    石咏惊讶:“不是么?”
    他早先从虎符那里得到的消息,西北领军之人应该已经内定了是十四阿哥。
    “反正皇阿玛还没下明诏,”十六阿哥懒懒地说,“就凭他,国孝期间还纳外宅,我就觉得……悬!”
    然而十六阿哥不知道,这十四阿哥的外宅乃是“早就”就纳了的,甚至还有给吴氏抬旗的文书,一应手续俱全,日期都写的是一年之前,十四阿哥倒真不会轻易落下这些把柄有损前程。
    但是康熙皇帝确然还未下诏,西征的人选还未最终确定。而十四阿哥兴冲冲地去兵部打算拉着十六弟一起上书,承望这正在“试验”中的沥青柏油路,能给他加上几分砝码。
    这边十六阿哥便晃了晃脑袋,说:“茂行,走,别理他!你上回不是告诉爷,说是寻了一个极好的下处,正好给咱内务府做‘拍卖会’的场地,并且可以帮着推销不少内务府造办处造出来的好东西么?”
    石咏点点头,说:“确然如此,十六爷,您这边请!不过我丑话说在先,那地点看着可能是有些破败的。但是卑职可以担保,三个月之内,就能完全重建起来。”
    第212章
    话说当初十四阿哥给安置外宅, 就找到了百花深处这样的地方,就是因为此地名称风雅, 环境清幽, 距离什刹海也不算远。所以百花深处南面虽然有几处蓬门小户所住的大杂院, 胡同北却是一间间规整的四合院, 比南面略显破败的建筑要体面不少。
    十四阿哥随石咏来到“百花深处”那间已经荒废了的园子里,由石咏引着入内赏玩。石咏随意指点:“十六爷,您瞧着, 这一进门就是堆石为山, 其实就是讲究,一院的景致, 不宜一览无遗, 所以在进门处就是这样高的一处堆石,就与寻常人家门前的照壁似的, 却又比寻常人家的制式更风雅……”
    “这边是旧池子的所在, 时日太久, 池子已经淤上了,但是只需稍许疏通一下,这边就能连上什刹海的活水。再者池子里还有老的莲藕茎, 重新用清水养一养, 今年夏天便能开花……”
    一桩桩,一件件,石咏说得如数家珍,十六阿哥所有的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 仿佛这园子建起来的时候他亲眼所见一样。
    十六阿哥则对改建成拍卖会所的计划非常感兴趣,问:“找你这么说,咱们一年可以多整几次拍卖会,不拘于上次那一年一回。”
    石咏点着头,说:“这个自然,一年之内,可以分不同主题,做不同的拍卖会。金玉、陶瓷、青铜、书画这些都可以单独做,也可以有时应景,比如牡丹开花的时节,就拍卖各种关于牡丹的物件儿。”
    十六阿哥点点头,可是又想:“这万一要是皇阿玛指责我把内库卖空了该怎么办?这样岂不是皇家珍藏的宝物越来越少,流落到民间的越来越多?”
    石咏便笑,说:“十六爷还真不需担这个心事。”
    关于拍卖的货源问题,他早已想过了。在“百花深处”这里,确切地说,他想做的是一间“拍卖行”,而不纯是一个出货的机构。也就是说,其他任何旁人有珍品佳品想要出手,也可以通过这拍卖行,从拍卖行拍出去的货品,拍卖行抽一定的佣金。
    若是做拍卖行,便必须有比较了解古董行情的专业人士坐镇,一方面能够妥善估价,另一方面也能够鉴定真伪。在这一项上,石咏自己是当仁不让,但是他也建议十六阿哥在多请几位古董行的老师傅,大家一起坐镇把关,至少在行业内要将这名号先打得响亮了。
    “那这拍卖的形式,还与上回在松鹤楼一样么?”十六阿哥想了想又问,自言自语道,“这里看上去倒没有松鹤楼那样大……”
    这一点石咏也想过,他的想法是,这里主打的都是高价古董的拍卖,因此首要条件是环境要清幽宜人,同时买家最好分开,从头至尾不用见面,以暗标为主,免得上了和气。因此百花深处这座园子里刚好有二十几间彼此独立的小厅,刚好可以建成一个个包厢,各自出价,价高者得,那么拍中的物件便会直接送至出价最高的一间包厢了。
    当然,若是要做明标拍卖也可以。这园子里还有一处大厅,在园子的最南面,是在最早的菜地上兴建起来的,那间屋子可以请五十几人一起入座,做一个小规模的拍卖场也没什么问题。
    “茂行啊,你是怎么知道这大厅是在最早的菜地上建起来的?”十六阿哥非常好奇,明明石咏是半个月前才从他这儿翻了房地契,才晓得这地方属于内务府的。怎么这几日的功夫,已经对这里了如指掌,说他是主人也完全不为过。


同类推荐: 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九零千万富翁的独生女王爷每天都想以身相许(重生)穿成恶毒反派们的替嫁小师妹重生一九零二窃国大盗穿越之平淡人生娇花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