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戟咣当一声落在青石板上的时候,汤公注定不会再有生路。
……
那汤军户说到感伤处,眼角有泪,“汤公没有通倭!但他老人家拼尽全力,也洗不脱通倭的罪名了!”
人证物证聚在。
魏铭恍惚了一下,“那汤公所言狗贼到底是谁?是谁给倭寇出此计谋?”
汤军户不知道,“汤公之事事发太快,汤公手足、后人又一个不留,谁知道呢?”
第205章 一笔巨款
汤公获罪后被俘上京,又因在先帝面前屡屡出言不逊,这一条命到底是保不住了。
汤军户道:“我们这些汤姓族人无不战战兢兢,尤其我祖父从前跟随汤公甚是亲近,受伤还家之后,还私底下为汤公做了不少事。”
邬梨啧啧嘴,“你们这一枝能保全真是幸事,汤公找你祖父伯父做事隐秘,外边的人哪里知道呢?要不然以先帝的暴虐,你祖父在汤公死前还替他打理产业,肯定跑不了!”
魏铭听着,不由地问,“汤公的产业?”
那汤军户压了声音,“汤公那会定是察觉自己处境不妙了,让我祖父抓紧替他变卖了不少产业出去。”
“可汤公后人和兄弟全都被论了罪,钱财地产又能留给谁呢?”
邬梨脸皮抖起一个八卦的笑,“汤公老当益壮,那个年纪还能传宗接代,难不成还有私生子……”
“胡说什么?!”汤军户赶忙打断了他,“并无后人了。不过那些产业卖的一大笔钱,确实送了出去。”
“送了何人?”魏铭问。
汤军户自啄了一口酒,“这事只有我祖父他老人家才知道了,他老人家是坚决不肯说的。”
既然是在危机时候能被汤公信任的人,肯定不能像汤军户似得,一顿饭就说出了口来。
魏铭自己琢磨着道,“汤公在那样的时候,能把钱财送去哪里呢?”
邬梨也道:“这么一笔钱不少吧?估计也送不远。”
汤军户回想了一番,“时间太久,那会儿我还小,想不起来了……后来祖父就让我们家小辈,能考举的尽量考举,见我读书像样,还道让我努力考,去修竹书院读书。只是,我好不容易考上了秀才,但我祖父又不让我去修竹书院了,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怎么想得。反正竹院厉害,人家也不要我这样的混子……”
他这话,听得魏铭心中一动。
曹知县说竹院兴起,是因为得到了一笔来源不明的资助。而几乎是同一时间,汤公委托汤军户的祖父变卖了相当一部分产业,送了出去。
泰兴和仪征都在扬州府内,相距离不过二百里地。
“那一笔钱大约有多少?”
汤军户想了想,“有大几千两?后来我家贫的几年,我婆曾说过我公,哪怕从那笔钱里扣一小块出来,也够我们家过一年了!”
魏铭将手边的酒一饮而尽,看着如今迷惑的邬梨,见他只知道舀了一只蟹粉狮子头大口地吃,觉得就不要想着指望他了。
不过,若汤公送出的钱正是竹院得到的钱,那就难怪前世,邬梨成了悟梨楼主的时候,曾说导致大兴覆灭的党争,是从汤公而起!
可若书院真的因汤公的钱声名鹊起,为何竹院没有任何说法传出来。是竹院不知道,还是不想与汤公扯上关系?
不过竹院后来形成的竹党,与内党互斗最是凶猛,会不会有为汤公出气的意思在里头?那也就是说,汤公口中的狗贼,是内党的人?宫中的内侍?
魏铭回忆起前世来。
竹党和内党之争持续几十年,后双方逐渐拉拢其他小派系,以至于到了后期,各路派系发展起来,形成了六党之争,大兴也就此凋敝了。
竹院的创建人叶云真叶侍郎对太监参政不爽许久,开坛大骂,但这在竹院慢慢起来之后,一时销声匿迹,成了学术争论,宣扬政治主张,大骂内党干预朝政的事,反倒落到了不起眼的地方。
甚至到现今,竹院刚刚在江南发展起来,与内党的斗争也不过而而,全不如后几十年,其孙女婿沈攀与内党斗得来劲。
这符合汤公遗志吗?
汤公特意变卖产业支持叶侍郎,而叶侍郎看似,并没有及时回报。
魏铭又把目光投到了汤军户身上。
汤军户方才说,他祖父先让他去修竹书院读书,后来他考上了秀才,又不许他再去……
指尖搭在桌上,哒哒敲击了几下。
魏铭脑中纷纷的思绪落了下来。
汤公的钱必然给了叶侍郎,但到底是何人害了汤公,叶家又为何没有替汤公伸张正义,就不得而知了。
他目光不由向西看去。
仪真是非去不可了。
他想到了仪真,脑中一个身影,突然捉迷藏似得冒了出来。
卖酒的丫头,耍玩得如何了?
“唉,魏生,傻笑什么?”邬梨叫了魏铭,疑惑地看着他,“汤公的事唏嘘还来不及,你还笑?”
魏铭竟不知道自己方才笑了,赶忙道否,提出去拜见汤军户的祖父一番,又同邬梨道:“后日启程,你可随我去仪真?”
“去!怎么不去!你管我吃喝!”
魏铭一阵无语。
这邬梨恐怕和某小丫头,能吃到一块去……
翌日,拜见了汤军户的祖父,那位老人家精神倒好,但提及汤公与他之间的关系,三缄其口。
魏铭也不过多问,问候了这位老人的身体,便同邬梨收拾行李,准备去仪真。
“仪真有竹院,我训导曾嘱咐要去竹院领教一番天下文章,邬兄也同我一道吧!”
“能行吗?”邬梨持怀疑态度,“我这人运道不行,你还是自己去吧,别耽误你!”
他所谓的运道不行,根本就是邬陶氏耽误他。
魏铭不在乎,上下拿眼打量他,“只要邬兄肯把这一身行头收拾了,我看没问题。不然……”
“不然什么?”
“不然,仪真的乞丐帮更欢迎你。”
邬梨仰头大笑,满嘴黄牙朝天,魏铭侧过了脸去,邬梨却又把头伸到了魏铭脸前。
“魏生从外瞧着一本正经,这内里却是个促狭鬼!有趣有趣!”
魏铭愣了一愣。
上一世,自己是这样的吗?
——
扬州府仪真县,崔稚跃跃欲试地跟着殷杉的朋友栗老板,往沈家去。
前来邀酒大会的酒商大江南北不知道多少家,沈家家主、扬州酒会的堂主沈万里,不可能都认识都招待。好似童试报名一样,沈家也专门辟出一个院子,给前来参会的酒商报名。
今日是报名的第三天,院内外水泄不通,殷杉的友人栗老板便是扬州一酒坊的当家人,他们家每期必来参会,算得熟门熟路,崔稚跟着,总算是见了一回世面。
这邀酒大会,大有文章。
第206章 陪跑
扬州的邀酒大会,可不只是扬州而已。
各地酒会里最壮大的就是扬州酒会,扬州的邀酒大会每三年一期,长江南北的酒商都来参会,甚至还有湖广地区的酒商前来,崔稚这等刚起步没名气的酒商,也就相当于来见见世面罢了。
栗老板同崔稚和段万全道:“你们景芝的酒在山东地界确实销得不错,不过在江南地界,这名气就稀薄了,也就我这种经年的酒商才识得。不过你们冯老板都没亲自来,让你们两个过来耍耍罢了,不必当回事。”
他们的五景酿冯老板的钱占大头,对外便道是冯老板和一位崔老板的酒业,崔稚年幼,人家最多当成崔老板家的亲戚,段万全这个年纪,也就相当于冯老板的掌柜,两人混在人群里,同吃着糖糕凑热闹的小孩一样。
此番前来参会的酒商,大大小小有个百家之多,有些甚至没有什么正经名字,就按照酒的品种和主家的姓氏来叫。
崔稚仰头看着报名院子里乌泱泱的人,问栗老板,“邀酒大会的当年新贵就选一家,紧跟其后的九家还能评上一品酒酿,再往后呢?八九十家的酒,岂不是都是来耍的?”
栗老板近五十岁,快能当崔稚目前身板的祖父了,他哈哈笑,“你们家肯定是垫底的,人家么,就算评不上一品酒酿,也能在各大酒商酒楼脸前,露个脸,混个脸熟不是?”
这样说也对,评不上也能混个人脉,毕竟是酒酿圈子的大会,大佬云集。
崔稚跟着栗老板走到了院子的厢房里,里间正在唱名,唱名唱的欢,崔稚一个都没听说过。
但她也明白。像女儿红、竹叶青、白云酿这种大牌名酒,来参加邀酒大会,那是被请来当评委的,只有他们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酒,才来拼杀个位次。
栗老板上前把自家酿的黄酒“栗氏黄”报了上去,然后交了一两银子的报名费。一两银子不算多也不算少,能把那些似酒溪庄邵家这种家庭小酒坊给挤出去。
崔稚既然来了,就不怕花钱,让段万全爽快交了钱,报上了酒名,“五景酿”。
沈家记名的人还问了些是何品种,有哪些小类,定价多少的信息,最后问到何地的酒,段万全答“山东景芝”,那记名的人愣了一下,“山东的酒都跑来了?”
段万全客气道:“沈家举办酒酿盛会,大江南北皆知,我们虽离得远,可也得来捧捧场。”
这话,沈家的人听了自然高兴,那记名的人昂首挺胸,“可不是么!我们沈家在酒界,可是拔尖的人家。”
沈家没有自己的酒坊,也没有自己的酒,但是凡是有名气的酒,沈家没有不参了一股在里头的。
所以不论谁输谁赢,哪家的酒兴盛哪家的衰落,沈家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像这样的酒商,才是大酒商。
这可是资本的功劳,崔稚听着也是艳羡。她在安丘算是个有钱人了,但在这里,也就是个喽啰。
可来都来了,钱都花了,喽啰也得登一回台吧!
崔稚正琢磨着,听见屋里人来人去说话的声音低了半截,崔稚四下看去,见一个五十来岁的管事打扮的人走到了报名案台前,身旁的小厮取了银子,递给了收账的人,那老管事道:“秀春酒。”
记名人唰唰地记了上去,什么品种,定价,地区,提笔就来,根本不用那老管事说。
崔稚眨巴眨巴眼,看来不光是邀酒大会的熟客,恐怕还是大佬!
果然她思绪一闪,就听身后有人道,“上期的次名,这期该是头名了吧!”
每一期的头名,下次不用来参加,自然有邀请,进入评委的阶层里。这样一来,上期的次名,很有可能就是这期的最大赢家。
那也难怪人家秀春酒不用老板亲自来,也不用管事张口,报个名字,记名的人自然会写上去。
但那老管事还是张口了,“每升酒价涨一成”
</div>
</div>
第119节
同类推荐:
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
九零千万富翁的独生女、
王爷每天都想以身相许(重生)、
穿成恶毒反派们的替嫁小师妹、
重生一九零二、
窃国大盗、
穿越之平淡人生、
娇花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