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文学
首页策行三国 第285节

第285节

    孙策胸有成竹。“陆公放心,只要有可能,我会优先提供这笔钱。眼下不想扩军,也是想节省一些军费,手头能宽裕一些。”
    “将军虽然动辄言利,但这个利却是关乎道义的大利,我虽老,愿尽绵薄之力,在所不辞。我陆家小有资产,温饱还不成问题。这郡学祭酒的俸禄我就不要了,拿出来助学吧。”
    第780章 烈士暮年
    从其所欲,借力使力,原本是太极的精髓,孙策将之用于理政,同样无往而不利。
    陆康六十多了,再指望他转变思维有点不切实际,孙策也不想改变。大势所趋,绝不是陆康一个人能够抗拒的,更何况不管到什么时候,有一些坚守信念的人也不是坏事。孙策也不希望他的治下全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信念还是要有的。他要做的不是毁灭,而是重塑。剔除儒家学说里的腐肉,留下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脊梁,辅以务实理性的精神,才能重塑一个文明强健的身体。如果连脊梁都打断了,读书人就成了犬儒,人人唯利是图,不惜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背信弃义,践踏尊严,华夏民族哪里还有什么希望可言。
    孙策想把吴会建成自己的大后方,除了开荒屯田、整理水陆道路之外,提高民众的识字率也是当务之急。如果知识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的努力最后会只能让世家获利,与世家的冲突在所难免。陆康心中有道义,教化百姓已经成为融入他血液的使命,这件事让他去做最合适不过。以他的身份和名望,谁敢说半个不字?他的学问算不上拔尖,但他德高望重,影响力无人能及。
    用不了几年时间,工坊有了识字的工人,军营里多了识字的战士,再进行各种技能培训就能事半功倍。如果将基础教育都由工坊或者军队来承担,这个任务就太重了,投入大,见效慢,不如交给郡学。
    “该拿的俸禄你照拿,要不然你让别人怎么办,不是所有人都有产业可资,还是有不少人需要靠俸禄生活的。你若想助学,将来资助几个研究项目就是了。”
    陆康倒也不反对,欣然接受。得知孙策最近很忙,也没多留,匆匆走了。有了远大目标,他走起路来都比往常精神,当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吴县已定,接下来孙策要重回阳羡地区,与太史慈作战。山地作战,兵力再多也没用,山中的特殊地形决定了指挥不畅,不可能进行大兵团作战,只能采取各自为阵、分散作战的战术,对将士的要求更高,更需要训练有素的精兵,不是乌合之众就能取胜的。
    孙策这些天一直在研究山地作战,驻兵大雷山,除了训练战士们山区行军、战斗的基本技能之外,他们也在摸索山地作战的特殊规律。之前听祖郎说了一些,在铜官山演练了几天,各级将领对山地作战已经有了一定的直观认识,现在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
    参与这次集训的以亲卫营为主,很多人将来都会到各营担任将领,成为战斗在第一线的中下级军官,积累战功,甚至有机会成为中高级将领,是他倚重的骨干。这些人大多粗通文墨,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近半有讲武堂进修的经历,素质远比普通人高,有提升的空间。
    在训练山地战的同时,孙策还在等消息,等不同方向的消息,尤其是丹阳的消息。他在别人面前说得很自信,准备得也很充分,但陈到能不能顶住刘繇的进攻,他也没什么把握。陈到在历史上没什么名声,甚至没有传记,除了统领白毦兵之外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现在的他武功不错,统领白毦士也尽职,独自统兵守城却是第一次,更别说做太守了。如果他败给刘繇,孙策一点也不奇怪。
    可是这样一来,对他以后用人将产生重大影响。原因无他,黄忠、文聘、邓展等人都留在了荆州,他身边没什么宿将,全是没什么经验的年轻人,陈到算是年长一些的。如果陈到失手,其他年轻人的信心都会受到打击,他自己的自信也会受影响,用人的时候难免束手缚脚。
    不留在铜官山和太史慈纠缠,原因之一就是要随时能够驰援陈到。只有确保陈到能守住丹阳,至少和刘繇战成平手,他才能放心入山作战。
    丹阳的消息还没来,孙策先收到了祖郎的消息。铜官山一带的山贼有逃离的迹象,有一部分人撤出了铜官山,在向故鄣南部的山区转移。眼下还只是一些老弱,但有迹象表明,陈败、万秉正在收拾行装,随时都有可能离开。不仅如此,伏虎山、石门山的山贼也有类似举动。
    孙策很意外。太史慈有手段啊,这才几天时间,不仅掌握了铜官山,连伏虎山、石门山的山贼都受到了他的影响。他到辽东不是避祸,是去拜师学忽悠了吧。俗话说得好,虎不离山,贼不离巢,离开了自己的地盘,山贼底气就去了一半,若非不得已,谁愿意这么干啊。
    郭嘉倒是有心理准备。“这没什么奇怪的,大部分山贼都没什么见识,只知道守着自己那片山头。太史慈人长得好,武功高强,又有刺史做靠山,得到山贼的拥护是意料之中的事。”
    孙策同意郭嘉的分析。太史慈的确是个人才,正因为他是人才,麻烦才大。有这么一个人留在身后,一旦中原大战,他能安心北上吗?
    孙策和郭嘉商量,要不还是趁着太史慈没转移,先切断他的退路,将他困在铜官山?
    郭嘉反对。与其如此,不如先干掉刘繇。刘繇是太史慈的根本,没有了刘繇的支持,太史慈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连官方身份都没有,最好的结果就是在山里做贼。就算他能力再强,还能将这些山贼整合成一支精锐?山间耕地少,他们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有钱粮供养那么多大军。
    顾徽赞同郭嘉的意见。他还说,根本不用担心山贼,因为山贼之所以是麻烦,有很大因素是地形限制,出了山,没了地形优势,他们的实力已经去了一大半,最多也就是骚扰一下而已,很难有什么大的影响力。以孙策目前的策略来看,只要能维持一段时间,等新政的效果出来了,很多山贼就会主动出山投效。有地耕,有饭吃,谁愿意做贼啊。
    孙策将信将疑。郭嘉取来一份报告,丢在孙策面前。报告是阳羡令葛生和守将李术发来的,短短几天时间,铜官山有千余山贼出山自首。葛生、李术收集了不少铜官山的信息,已经整理成报告,并绘制了一份详实的地图提供给祖郎。
    孙策拿起一看,笑了。“这么说,太史慈是不得不走啊。”
    第781章 所托非人
    陈败叉着腰,看着逶迤的队伍,忍不住又骂了一声。
    几天时间,山寨里少了上千人。开始他还派人拦,后来连阻拦的人都跑了,他也懒得再问。好在他的心腹都是当年阳明皇帝的部下,把孙家当仇人,也不愿意投降官府,他的安全还有保障。只是这么多部下叛逃,铜官山的秘密很快就会暴露,山寨已经不安全了,只能撤离。
    经营了这么多年的山寨就这么丢了,陈败心里像被剜了一块肉似的,想起来就痛。他不停的咒骂着孙坚、孙策父子。他们简直就是他命中的克星,孙坚击败了阳明皇帝,将他们出将入相的梦想击得粉碎,孙策打破了他最后一点基业,再次将他变成了丧家之犬。
    麻烦还不仅于此。许家被孙策整得灭门了,许氏宗贼大帅许乾以为是被他连累的,恨上了他,声称要找他麻烦。他明明是被许淳连累的,现在却成了罪魁祸首,还没地方申辩。知情的许淳父子被孙策杀了,其他人都不清楚内情,只知道是他的部下攻击孙策的船队才导致许淳被杀。
    这可太冤了。
    陈败越想越郁闷,唉声叹气。太史慈快步走了过来,听得真切,却装作没听见,大声说道:“将军,都准备好了。”
    “子义,还有必要吗?”陈败又叹了一口气,回头看了看。“不管怎么说,这山寨都是我们的心血,住了十几年,和家没什么区别,一把火烧了多可惜?”
    太史慈笑道:“将军放心,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放火的。”
    陈败拍拍太史慈的手臂,想说些感谢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他们要撤退,太史慈主动留下断后,吸引祖郎的注意力,为他们争取撤离的时间。这是一个危险的任务,除了太史慈之外,没有敢承担,也没人能承担。
    “子义,坚持几天就行了,不要硬撑。祖郎的实力我们都很清楚,他的部下精锐,装备又好,我们都不是他的对手,没必要硬拼。”
    “多谢将军提醒。请将军先行,最多三五天,我就会追上你们。”
    万秉在远处停住,招手示意陈败跟上。陈败默默地点了点头,和太史慈拱手道别,向山下走去。
    太史慈站在山道上,看着和万秉绕过几道坡,渐渐消失在密林之间,转身回到山寨。山寨里一片狼藉,到处都是被废弃的东西。千里无重担,虽然山贼们恨不得什么都带走,可是为了行军速度,一些笨重的家具还是被放弃了。一些留下断后的山贼站在这一堆废墟中,情绪低落,看到太史慈走过来,有人只是叹息,有人勉强打起精神和太史慈打招呼。
    太史慈很想安慰他们几句,却又不知如何说起。他知道这些人并非不想下山自首,而是不能。他们大多是会稽人,与当年自称阳明皇帝的许生、许昭关系非常近,不敢去自首,只能安心做贼。其实很多人并不打家劫舍,他们想尽办法在山里开荒种地,自力更生,只是山里土地稀少,养活不了自己,不得不倚赖许家,听许家的指使。
    山寨没了,土地带不走,就算逃到大山深处,他们一时半刻也无法安生立命。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地方立寨,能不能找到适合耕种的土地,这都是一个未知数。
    乱世人不如太平犬。太史慈经历过黄巾之乱,也曾经避祸辽东,他知道这些人的悲哀。他们其实没什么野心,就是想过点安生日子,但生于这个乱世,就连这最起码的要求也那么奢侈。
    也许我应该告诉他们,像他们这样的小人物根本不在朝廷的关注之列,早就被诏书赦免了。实在不行,换个名字也能重新生活,如今流民四起,官府根本管不了那么多。
    可是他不能。如果这些人知道了出山自首是这个结果,他们会一夜之间跑得无影无踪,他的任务也就全毁了。
    “将军,怎么了?”徐岩走了过来,看看太史慈,低声说道。
    “哦,没什么,看到山寨这模样,心里不太好受。”
    “可不是么,原来虽然苦点,多少还有点家的模样,现在倒好,跟过了贼似的。”徐岩抹了一下脸,又自我解嘲的笑道:“看我这话说的,我们不就是贼嘛。”
    太史慈同情地看着徐岩。徐岩不是本地人,他也是青州东莱人,还读过一点书,原本在郡里做郡兵,后来闹黄巾,他随青州刺史焦和出战,焦和不懂军事,打了败仗,徐岩被黄巾俘虏,就投了黄巾。结果黄巾又败,他辗转流落到江南,成了铜官山的山贼。因为懂军事,他做了个小头目,眼下是太史慈的副手。
    “你现在不是贼了,他们也不是。”太史慈说道:“你们都是刘使君招募的义士,你是都尉,等击败孙策,你就可以出山了。”
    “那倒也是,等袁家坐了天下,我们就不是逆贼了,我们都是从龙之臣,对吧?”徐岩突然兴奋起来。“唉,将军,你说袁盟主坐了天下,你能做多大的官,能不能封侯?”
    太史慈眼神微缩,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袁绍坐了天下,我能封侯吗?刘繇封侯肯定不成问题。刘家与袁绍有姻亲关系,刘繇又立下如此大功,封侯拜将是意料中的事。可是我能封侯吗?袁绍隐居洛阳的时候非天下知名不能见,眼界高得很,我只是一个青州布衣,名声又不太好,袁绍能看得上我吗?
    太史慈想起了他曾为之效命的东莱太守蔡伯起,堂堂的南阳名士,出身名门,求他办事的时候礼贤下士,平易近人,等办完事,刺史张琰要报复他的时候,蔡伯远却不肯出面保护他,使他不得不抛下老母,远走辽东。
    刘繇会不会和蔡伯起一样,用我时如至宝,弃我时如敝履?
    太史慈看着莽莽丛林,一时惆怅,茫然不知所归,觉得自己的努力没什么意义,最后都是一场空。在这世家掌控一切的天下,一个寒门士子就算有才能,又能如何,能持三尺剑,登天子阶,立不世之功吗?
    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太史慈的思绪,一个斥候快步奔来,徐岩迎了上去,两人耳语了几句,徐岩匆匆走了回来。“将军,祖郎出动了,正向这边摸过来。”
    太史慈精神一振,将所有的杂念都抛在一旁。“准备迎战。”
    第782章 有压力,有动力
    祖郎举着小圆盾,将自己的脸遮去大半,只有眼睛露在外面。圆盾上蒙了一块黑布,掩去了光滑如镜的盾面,减少了反光的机会,将暴露的可能降到最低。
    太史慈神乎其技的射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种地形,能射远的弓弩手才是真正的主宰。只要箭矢足够,一个神箭手能轻松对付几十人。哪怕是只隔几丈远,箭可以轻松射到,但步卒要想走过去却得费半天劲,等赶到那儿,对方早就跑了。
    “小心点,再小心点,别出声,谁出声谁死。”祖郎一边观察对面的山头,一边轻声说道。他一左一右还有两个亲卫,和他一样,都举着小圆盾,但他们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身后的两名强弩手,每人手中一具四石弩,弦已拉好,箭装在箭槽里,手指搭在弩机上,随时可以发射。
    “大帅,你就放心吧,我们盯着呢。”强弩手连胜信心十足,正想再夸耀两眼,一看祖郎杀人般的眼神,立刻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连忙改口。“校……校尉。”
    “以后再听到你喊一声大帅,老子割了你的舌头。”
    连胜连连点头,像啄米的小鸡。“唉,唉,校尉。”
    “我们现在不是贼了,是孙将军麾下的精锐,懂了没有?”祖郎敲敲连胜的脑袋,又拍拍连胜手中的强弩,晃晃手中的圆盾。“如果我们还是贼,能有这些利器吗?”
    “是,是。”连胜扶住被祖郎敲歪的盔,连声答应。
    强弩也好,圆盾也罢,都是孙策为他们装备的武器,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东西。他们也能做弩,但山中条件简陋,做出的弩射不远,射不准,与孙策提供的制式军用弩完全不是一个档次。这小圆盾是全钢打造的,比他们的藤质、竹盾不知强多少倍,不仅能挡箭,还能用于战斗。至于亲卫营装备的战刀、甲胄,那就更不用说了。即使祖郎是泾县最著名的大帅,手下有近五万人,也没有这么多的好东西。有钱也买不到啊。如果不是祖郎投降孙策,他就算搬个金山来也买不到足够的装备。
    所以祖郎现在极端反感别人称他为大帅。这不仅是在提醒他曾经是山贼的事实,更是暗指他的部下是乌合之众,不够训练有素。投降孙策近两个月,他原本还没什么感觉,反正大家一样训练,可是进山几天,他感觉到了压力。孙策的训练效率明显更高,进步神速,照这个速度,用不了一年半载,他擅长山地战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所以祖郎要求部下端正态度,不能再把自己当山贼,一定要像孙策的部下一样用心训练,不仅要吃苦,还要多动脑子,想想怎么提高自己,别像以前一样眼前只有这片山。俗话说得好,名不正则言不顺,端正态度首先要从纠正称呼开始,任何人不准再叫他大帅,只能称他校尉。
    命令才宣布了几天,很多人还没习惯,祖郎对此很苦恼。
    身后响起沙沙的脚步声,祖郎回头看了一眼,左手握紧了盾牌,右手握紧了战刀,浑身绷紧,就像一头欲扑的豹子。
    “是我,别射箭。”祖向及时出声。
    “阿白,你怎么跑这儿来了?”祖郎没好气的说道,往旁边挪了挪,让出一个空间。祖向挤了过来,和祖郎趴在一起,看了一眼远处灯火摇曳的山寨。“大……校尉,我们什么时候进攻?”
    祖郎冷冷地盯着祖向,最难改口的就是他。好在他及时改口了,要不然还真没办法处置。尽管如此,他还是不太满意。“谁说我要进攻了?”
    祖向吃了一惊。“不进攻,你把我们拉到这儿来干什么?大半夜的不睡觉,冻死人了。”
    祖郎没理祖向,心里却暗自叹了一口气。祖向是他最亲近的人,他每次参加军事会议,祖向都会参加,但他的心思显然不在学习怎么作战上,孙策和部下商讨军事时说的那些话,祖向几乎一句都没听进去。只要他听了一点,就不会问这样的蠢话。
    同样都是人,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孙策部下的一个百人将都比祖向聪明,只要有机会参加军议都会竖起耳朵听,有的还带纸笔记录,回去还要再研究,胆子大的还会主动向上官请教。自己手下这些人倒好,就知道吃喝拉撒睡,根本没想过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将领。
    “你知道陈败、万秉他们去哪儿了吧?”
    祖向点点头。祖郎手里有一份葛生、李术送来的地图,是综合出山自首的山贼提供的信息绘制的,有了这份地图,铜官山的地形了如指掌。陈败、万秉向哪个方向去了,他们猜都能猜得出来,有目的的派了几个斥候一打探就知道了。
    “我已经派人把消息送给许乾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会在半路上截击陈败他们。我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拖住太史慈,不让他去支援。”
    “我们为什么要帮许乾?”
    “我们不是帮许乾,我们是帮自己。”祖郎耐着性子解释。挑动山贼互斗,让他们无法共处,以贼制贼,这是孙策的既定方针。山贼们各自为政,太史慈无法将他们整合起来,威胁就小多了,这比他们亲自动手杀人效果更好。
    初次听到这个方案的时候,祖郎吓出一身冷汗。他原本就是山贼,太清楚这一招的杀伤力了。各部山贼之间原本就为争夺地盘明争暗斗,如果孙策再有意从中挑拨、刺激,内讧会更加激烈。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更何况是实力相当的山贼。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这是最可能的结果。
    这也坚定了祖郎摆脱原有身份的信念。他有一种预感,虽说这一片千山万谷,山贼数不胜数,但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孙策的对手,最后都会像铜官山的陈败、万秉一样死无葬身之地。与其如此,不如依附孙策,不仅不会有危险,反而有机会建功立业,得到更多的利益。
    但过好日子容易,建功立业却难,这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能总把自己当作贼,要不然永远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阿白,长点脑子,今天看我怎么调戏太史慈,一举搞定铜官山、伏虎山的这群山贼。”
    第783章 以贼制贼
    太史慈心中隐隐不安。他抬起头,又一次仰望夜空。
    月已西斜,东方泛白,很快就要天亮了。
    可是祖郎一直没有进攻。
    对面的山林黑漆漆的,非常安静,与往常没什么区别,但是太史慈清楚,那里藏着至少一千人,也许更多。他亲自去侦察过,甚至远远地看到了祖郎本人,只是离得太远,祖郎的自我保护意识又非常强,他没有把握命中,也没有把握全身而退,只能放弃。


同类推荐: 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九零千万富翁的独生女王爷每天都想以身相许(重生)穿成恶毒反派们的替嫁小师妹重生一九零二窃国大盗穿越之平淡人生娇花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