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这怂样!”蔡珂骂了一句,声音却如蚊蚋。她有心骂孙辅一顿,可是想想孙策说的那句话,又怕孙辅真听了孙策的休了她,只好吩咐人将营里的东西撤走。她想拉着孙辅回蔡洲向父亲蔡讽问计,孙辅却记得孙策的交待,不敢和任何人接触。蔡珂无奈,只得自己一人匆匆上了船,直奔不远处的蔡洲。
……
蔡讽坐在三层凉台上,看着远处的鱼梁洲,浅浅的呷了一口茶,嘴角露出浅笑。
这么久了,孙策又进了大营,应该是接受了安排。那么他很快就要派人来了,接风宴上,少了他蔡讽可不像样。蔡家是孙策最大的支持者,荆北三郡的豪强都以蔡家马首是瞻,他不出面,孙策做任何事都不会顺手,尤其是筹款,现在他欠了那么多债,急着筹钱,正是和他好好谈一谈的时候。
一个负责瞭望的青衣少年快步走了几步,躬身施礼。“家主,有船来了。”
“什么船?”
“小船。”
蔡讽皱起眉,沉吟了片刻,又道:“几艘?”
“只有一艘。”
蔡讽眉头皱得更紧,既不是孙策的座船,又只有一艘,应该不是孙策本人。孙策如果孤身前来,显然无法表达他的诚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那会是谁?
蔡讽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黄承彦。黄承彦也随孙策来了襄阳,孙策遇到问题,请黄承彦出面调和的可能性最大。蔡讽笑了,命人准备茶杯、坐具。黄承彦是他的女婿,来了更好说话,有些不好当着孙策的面说,或者说也不能说得太直接的话可以对黄承彦说,再由黄承彦转达孙策。
茶杯、坐榻刚刚准备妥当,一个人影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将迎上去的仆人推了一个大跟头。蔡讽定睛一看,发现不是他以为的黄承彦,却是女儿蔡珂,不免有些诧异。
“阿珂,你怎么回来了?”
蔡珂一路奔来,满面通红,上气不接下气,看到蔡讽,她只喊了一声“阿翁”,眼泪就涌了出来。蔡讽很惊讶,连忙扶住蔡珂。“阿珂,这是怎么了?”
“阿翁,孙策发怒了,要赶国仪(孙辅)回富春,明天一早就出发。”
“为什么?”
“我哪知道啊。”蔡珂跺足道:“本来在渡口时说得好好的,有说有笑,还说封我做摸金校尉,谁知道……谁知道一转眼就翻脸了,还要国仪休了我……”
蔡珂越想越害怕,“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见蔡珂如此狼狈,蔡讽勃然大怒。“岂有此理,他当我蔡家的女儿是什么人都能娶的?居然还要休了你。阿珂,你别回去了,看孙辅怎么办。如果孙辅不来接你,你就先休了他。你刚刚三十,还怕嫁不出去?大不了我多给点嫁妆就是了,等着娶你的人可以从蔡洲一直排到襄阳城。”
第1601章 敬酒不吃
来迎的众人在营外候着,或是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说笑,或是带着仆从独行,思考着待会儿见到孙策之后该说什么,怎么说,有人胸有成竹,尽情欣赏汉水两岸的风光,大声谈笑,有人忐忑不安,长吁短叹,忧心忡忡。
杨虑、杨仪兄弟也在其中,两人并肩站在岸边,看着缓缓流淌的汉水,说着各自的打算。杨虑今年已经二十,年后就准备出仕,只是还没想好是就近在周瑜麾下做事,还是投入孙策幕府。杨仪今年十七,他打算去汝南平舆看看,听说算学大师徐岳在平舆,传道授业,他想去看看有没有入门的机会。
“大兄,我觉得阿翁这么做不合适。”杨仪看看远处高大的楼船,心中有些不安。自从当年孙策用楼船围住杨家的洄湖之后,他对楼船就有些畏惧,而眼前的楼船比他以往看到的楼船更大,近处看时就像一座城,即使隔得几百步,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看到这些楼船,杨仪就想起了孙策初次造该杨家,让卫士将父亲杨介拖出来的情景。这次孙策挟击败袁绍之大胜再回襄阳,杨介不来迎接,只派他们兄弟做代表,他总觉得有些不妥。
杨虑顺着杨仪的目光看了一眼远处的楼船,又转身看看大营外执矛而立的将士,叹了一口气。“蔡讽要和孙将军谈判,我杨家能有什么办法?单独行动,得罪乡党,可比得罪孙将军严重多了。威公,你不用太担心,一来法不责众,这么多人呢,孙将军就算再生气,也不可能当众翻脸;二来我杨家在襄阳已经算是没落户,排不上号,有蔡家在前面挡着,就算有什么风雨,到了我杨家身上也微不足道。”
杨仪叹了一口气。“兄长说得有理,但我总觉得不妥。别人家怎么样,我管不着,我杨家其实还是受了孙将军恩惠的。如果不是孙将军,我们兄弟都不会有机会入襄阳学院,师从蔡伯喈,没有本草堂,你那场病不知道要费多少周折。凭心而论,孙将军虽然对世家苛刻了些,本心还是厚道的。你看南阳诸家虽说失了土地,产业却有增无减,可见孙将军这么做只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并非聚敛。”
杨虑点点头。杨仪说的道理,他都懂,不过他比杨仪年长一些,性情也温和得多,这次襄阳豪强联合,他多次代表父亲杨介参加聚会,知道的情况更多。杨家作为襄阳世家之一,不可能脱离乡党,独自与孙策谈判,杨家的份量也不够,只能与蔡讽等人抱团从众。孙策不可能长驻荆州,乡党却是要处一辈子的,宁可放弃一些机会,也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产生隔阂。杨仪年轻,又沉迷于算学,最近在研究庞山民著的《盐铁论考释》,对经济、食货研究得比较多,但对人情世故就不太清楚了,不知道父亲杨介此举也是出于无奈,两害相权取其轻而已。
“咦,那是怎么回事?”杨仪突然伸手一指远处。杨虑看去,只见孙辅指挥部下抬着案几、坐榻从营里出来,一一装船,似乎要运走。他们兄弟都有些不解。这是什么意思,孙策是嫌不好,还是嫌太好?孙辅准备的这些家具都是上等货,由蔡家出面集资,诸家都有参与,为的就是展现襄阳世家的实力和诚意,怎么孙策刚入营就搬出来了?
“坏了。”杨仪一跺脚,转身拉着杨虑的袖子摇了摇。“大兄,你赶紧派人回去通知阿翁,让他要么快点来,要么赶紧装病卧床。”
“为什么?”
“不知道,有备无患,总之不能让孙将军认为我们杨家和蔡家一样轻狂。”杨仪连连催促。杨虑也有些不安,连忙叫过一个机灵的仆从,让他回去通知杨介。他们兄弟向营门走了过去,混在人群中,见不少人正围着孙辅询问,孙辅却一言不发,派部下将众人挡住,闷着头抬东西,上了船就起锚,直奔襄阳而去。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有些懵了。
……
等孙辅将帐中陈设全部撤走,张纮命人从楼船上取下自带的用品,重新摆设,徐晃也紧急回城抽调物资。孙策重新入帐,派人请庞德公来说话。
庞德公在营外,将孙辅撤走陈设的一幕看得清清楚楚,就连蔡珂乘船去蔡洲都没漏过,只是他一直没说话,也不和其他人交谈。听到孙策召见,他振衣而起,拄着竹杖,缓步入营。
来请他的张承非常客气,毕恭毕敬。众人看在眼中,又暗自松了一口气。虽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孙策并没有发怒,应该只是孙辅一个人的问题,说不定是孙策要博一个节俭之名,这才故意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孙辅撤走这些做工考究的家具。本来嘛,欠了那么多钱,几年之内都还不上,再这么奢侈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孙策不懂,他身边的谋士还能不懂吗?也只有孙辅那蠢货看不清形势,一头撞在墙上。
庞德公进了大营,孙策站在帐门前相迎,拱手笑道:“庞公,失礼失礼,连累你久等了。”
“无妨,无妨。”庞德公抚着胡须,赞道:“将军以身作则,励行节俭,真是令人钦佩啊。”
“我算不上节俭,我只是量入为出罢了。”孙策虚抚着庞德公的手臂,请他入帐。“山民如今也是一方太守,又尚未成家,按理说,他的俸禄应该供养得起一家人。庞公布衣单袍,荆钗竹杖,莫非是说我待下吝啬,克扣俸禄?”
庞德公忍俊不禁,连连摇头。“连累将军清名,是我的罪过,我回去就换一身好衣裳。其实我真正的财富都藏在家里,没法带出来。将军哪天有空,光临寒舍,我再向将军献宝。”
“捡日不如撞日,现在就去如何?反正都在洲上,不过三五里,你我步行可至,顺便请庞公为我介绍一下这鱼梁洲的风光。我在楼船上看,洲上似乎多了不少宅院。”
“能为将军引导,诚老夫之幸。不过现在……”庞德公有些疑惑地看着孙策。“将军,日已西斜,为将军接风的晚宴即将开始,将军不休息一下吗?襄阳乡党热情,待会儿少不了要敬将军几杯酒的。”
孙策嘴角微挑,意味深长的说道:“酒嘛,就不喝了,不是滋味。如果庞公不嫌弃我,我倒是愿意去庞公家里喝一碗清粥,不知道庞公是否欢迎?”
第1602章 德不配位
庞德公心中不安。孙策要将来迎接的襄阳世家晾在外面,连接风宴都不参加,偏要去他家吃饭,这摆明了就是要打襄阳世家的脸啊。打了襄阳世家的脸,却给他一人这么大的尊崇,再加上这次来本身就有参加庞统婚礼的安排,这是要抬举庞家的意思?
庞德公稍一思索,便答应了。庞家已经和孙策捆在一起,不可能分开了,明知孙策要拿他当刀使,他也只能俯首听命。外人不知道,他心里却清楚,庞山民之前在颍川施政并不能让孙策满意,只是孙策给他留面子,只是给了他一个警告,很快又官复原职了。如果他非要和襄阳世家绑在一起,一起与孙策为敌,只会惹得孙策大怒。
这实在不值得。襄阳世家对庞家也说不上好。
庞德公与孙策并肩出行,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开大营,沿着江边小道,一边走一边轻笑说笑,气氛轻松,神情愉悦,却让营外等着孙策召见的襄阳世家们一头雾水。就算要给庞德公面子,这么做也太过份了吧,把上百人晾在这里,只让庞德公一人陪着?
庞德公这假隐士太可恶了,这种情况下也不知道带上几个后生?
众人不爽,也没人主动上前搭话。他们看着孙策与庞德公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树影之中,还没意识到有什么问题。直到有人跟过去查看,发现孙策进了庞德公家,而庞德公家又升起了炊烟,他们才意识到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顿时慌了。
他们预料到孙策会不高兴,会和他们讨价还价,甚至会晾他们一下,但他们没想到孙策的反应会这么激烈,让孙辅搬走陈设只是开端,连接风宴都不参加了,一点脸面也不给襄阳世家留。除了庞家,襄阳世家被打掉的脸,全给了庞家。
有人生气,脸色铁青,拂袖而去。有人不安,到处找人商量。有人后悔,觉得这次做得太过份,激怒了孙策,闯了大祸。杨仪便是其中之一,他和杨虑商量了一下,让杨虑先回去准备一下,他留在此地,想办法求见孙策。杨虑也觉得事态严重,立刻上船赶回洄湖。
汉水之上,一时舟楫如织,有人赶回家,与家中长辈商量,有人赶去蔡洲,找蔡讽商量对策。情况与预期的大不同,之前的对策全落了空,现在要重新考虑,从头部署。
蔡洲一时门庭若市,堂上坐满了人,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有唉声叹气的,有牢骚满腹的,有让蔡讽赶紧拿个主意的,有提议要给孙策一个教训的,不一而足。蔡讽也有些乱了阵脚,被吵得头晕脑袋,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蔡珂藏在后面,听着前面吵,尤其是听说孙辅已经带着那些家具陈设回了襄阳,想起孙策说的话,心中不安,有心上前和蔡讽说,又怕蔡讽阻拦,便和管事蔡吉说了一声,带着侍女从侧门出了庄园,上了船,直奔鱼梁洲而去。上了洲,蔡珂想进大营,被当值的将士拦住。蔡珂灵机一动,说是和麋夫人说好的。当值的将士进去问了一声,麋兰倒也没有否认,将士就让蔡珂进了大营。
蔡珂来到大帐,麋兰正和尹姁说话,蔡珂赶到麋兰面前,扑通一声跪下了。“夫人救我。”
麋兰心知肚明。她的大帐和孙策的大帐只隔十余步,不用孙策对她说什么,她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对蔡珂的到来,她倒是有些意外,她没想到蔡珂会来求她。
“夫人请起。”麋兰将泪流满面的蔡珂扶起了起来。“究竟出了什么事,为何如此?”
“我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大概是将军觉得我们准备不周,让拙夫把准备的东西都搬走了,又让我们连夜起程去富春,我也是慌了,这才赶来请夫人指教,我究竟做错了什么,又该怎么做才能弥补过失?”
麋兰见蔡珂装傻,也不点破,拉着蔡珂出了大帐,指了指黄承彦的帐篷。“夫人,这些男人之间的事,我也不太清楚,你何不去请教你的姊夫?他是沔南名士,又是将军信任的人。你去问他,他一定能帮你找到解决办法。”
蔡珂正中下怀,连忙谢过,来到黄承彦的大帐。黄承彦正斜卧在榻上看书,听到蔡珂挑帐而入,他放下书,叹了一口气。“是你啊。”
“姊夫,你怎么还有心思在这儿看书?出大事了。”
“你现在才知道出大事啊?”黄承彦苦笑道:“阿舅呢,他在哪儿?”
“在……在家。”
“还在家?”黄承彦愣住了,盯着蔡珂看了好一会儿,突然笑道:“你们蔡家还真是奇怪啊,灵气全集中在女子身上。”
“姊夫,你都说什么啊。”蔡珂急了,上前去拖黄承彦。“你快想想办法啊。孙将军要国仪连夜回富春,还说我如果不肯去,就把我休了。国仪已经去了襄阳,说不定已经登船,我马上就要赶过去。好多人去了家里,乱成一团粥,阿翁也乱了阵脚,现在能帮忙的只有你了,你可不能坐视不理。”
黄承彦坐了起来,推开蔡珂的手,想了想,摇摇头。“我不能出面,我出面只会让孙将军觉得襄阳人结党,反而有打击之心。你现在就出营,去我家,把这件事告诉你姊姊,然后就别管了,跟着孙国仪走,一句话也不要说。”
“然后呢?”
“然后?”黄承彦瞅了蔡珂一眼。“然后管好孙国仪,让他闭门读书,不要有任何怨言。”
“就这样?”蔡珂梨花带雨,双眼红肿如桃,揪着黄承彦的袖子不放。黄承彦被她缠得没法,只得说道:“只要他安分守己,别再犯傻,孙将军得了天下,还能缺他一份富贵?你管好自己,管好他,等着诰命从天上掉下来就行了。”
黄承彦越说越生气。“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还怎么镇守襄阳这样的重镇?赶紧走吧,德不配位,只会招祸引殃,连累其他人。”
见黄承彦发怒,蔡珂不敢再说,怯怯的松开黄承彦的袖子,刚准备出帐,又被黄承彦叫住了。“你别去我家了,直接回襄阳,看住孙国仪,别让他说任何不该说的话。”
“那阿翁怎么办?”蔡珂抽抽噎噎,可怜兮兮地说道。
“放心吧,死不了。”黄承彦挥挥手。“经过吴县的时候,去看看德珪,让他主动请辞吴郡太守。”
第1603章 又见杨仪
孙策与庞德公对面而坐,谈笑风生。
庞德公家基本没变样,只是新换了屋顶的茅草,家里的墙壁也重新刷过了,清爽整洁。与以前变化最大的就是书房,庞德公购置了两个书架,上面摆满了书,有新书,有旧简,琳琅满目。向阳的窗子换成了琉璃格窗,窗前摆了一张宽大的书案,书案上堆满了笔墨、简牍,还有一些刚刚写好的文稿,屋里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孙策拿起文稿看了看,是庞德公写的一些读书札记,内容繁杂,有文有史,还有一些野史杂说,其中一篇居然讲的是习家、蒯家传承史,从他们迁来算起,一直写到他们被孙策灭门。
孙策看完,微微一笑。“多谢庞公秉公直言。”
孙策拿起文稿的时候,庞德公还有些不安,虽说他自问公正,不偏不倚,但这毕竟对孙策名声不利,听了孙策这句话,他如释重负。
“将军觉得还行?”
“我读书少,文笔是否优美,我不敢置喙,就事实而言,基本属实,就算观感不同也是各人立场所致,不存在故意抹黑的嫌疑。”孙策淡淡地说道:“这是为蔡公著史做的准备吗?”
“不是,是我自己写的一些东西。乱世将至,家族兴衰,有的由寂寂无名一跃而富贵,有的一步走错,百年传承毁于一旦,不过数年,家园便已荒芜,杂草丛生,我年纪大了,难免悲秋,所以想趁还记得,留下一些记载,以便后人明兴替、知荣辱。”
“这也算是襄阳之史了,有意义,有意义。庞公将来印行天下,可要送我一本读读。”
“这是自然。”庞德公心里放下一块大石头,同时又生起一种说不出的开心。孙策说印行之后再送他一本,自然是说不会阻拦他传布这些内容。年纪轻轻,又是少年成名,能有这样的胸怀难能可贵。蔡邕说孙策要求著史秉笔直书,不为尊者讳,他还有点不相信,现在是彻底信了。
庞德公的心情轻松起来,更添了几分兴奋,与孙策谈笑风生。两人正说得热闹,郭武进来汇报,有一个叫杨仪的少年求见庞德公,说有问题请教,是关于《盐铁论》的。庞德公听了,转头看着孙策。
“将军还记得这个叫杨仪的少年吗?”
孙策点点头。“当然记得。几年不见,他应该长大了吧?”
“今年十七,刚刚从襄阳书院毕业,听说想去平舆拜入徐公河门下学习算学。对《盐铁论》很感兴趣,读了小儿所著的《盐铁论考释》后,经常来找我谈论心得。”
孙策笑了。庞德公这是借机会引荐杨仪啊,不过这也是杨仪自己聪明,那么多人在营外等着,就他知道借着庞德公的机会来求见。既然如此,岂有不见之理。
“既然如此,不如让我也听听。”
庞德公大喜。趁着杨仪没到,他又说道:“听说当年将军考过他,他没能回答上来?”
孙策哈哈一笑,又感慨不已。“我希望他现在能回答得出来。”
说话间,杨仪走了进来。虽然身子单薄,看起来也有些紧张,但他还算镇定,一步步走得坚定。他来到孙策面前,躬身行礼。“襄阳杨仪,字威公,拜见孙将军。”又向庞德公行礼。“小子问庞公安好,冒昧来访,多有叨扰,还请庞公见谅。”
第571节
同类推荐:
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
九零千万富翁的独生女、
王爷每天都想以身相许(重生)、
穿成恶毒反派们的替嫁小师妹、
重生一九零二、
窃国大盗、
穿越之平淡人生、
娇花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