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文学
首页策行三国 第637节

第637节

    第1738章 青盖
    孙策这么说既是劝沈友,也是劝自己。
    劝沈友,是因为沈友的确有点急,背负了太多的压力。有压力是好事,但压力太多却不妥,就算他年轻身体好,能熬夜,上了战场怎么办?贪功冒进最容易出事,尤其是正当谋取幽州之际。如果沈友摔个大跟头,江东系必然受到重创,派系平衡被打破,对他的整体布局非常不利。
    沈友一定要稳住,绝不能出纰漏。
    至于自己,他最近也想开了。他的优势在战略层面的长远规划,不是具体事务的处理——这种事,他不见得比军谋处的一个军谋强到哪儿去,与其自己累成狗,不如放手让别人去做,只要大方向不出问题,就算有点波折也影响不了最终结果。事实证明,这个时代的精英并不顽固,他们有相当强的自我纠偏能力,就连张纮那样的中年名士都在不知不觉的改变,这些年轻人还有什么不能调整的?
    因此,事情让他们去做,我安心做个舵手就可以了。有时间修修道,练练拳,陪着娇妻美妾晒晒太阳,多开心。
    刚想到阳光,孙策忽然觉得阳光有些晃眼,坐起来一看,原来楼船正在转向,原本被帆挡住的阳光直射了下来,正落在他脸上。他咂了咂嘴,有机会得搞个太阳镜戴戴,要不然找不到感觉啊。阳光海水沙滩,美女比基尼太阳伞,再戴个大墨镜,这可都是标配啊。
    正想着,越舞快步走了过来,身后跟着另一个叫杜文倩的陪嫁宫女,杜文倩手里抱着一副青盖,来到孙策面前,躬身施礼。“君侯,夫人说阳光眩目,不利安神,遣我等为君侯张盖。”说着,目光扫过孙策敞开的衣襟,在孙策强实的胸膛上停留了片刻,又恋恋不舍的挪开了。
    孙策回头看了一眼,见刘和坐在飞庐之中,正与甄宓、甘梅下棋消闲,见他看过去,举手示意了一下。孙策也不推辞,命杜文倩把青盖张开。杜文倩虽然在女子中体格算是健壮的,但青盖也不小,海上风大,她举得有些吃力,摇摇晃晃,站立不稳,沈友见状,伸手接过。杜文倩感激地看了他一眼,站在一旁。
    孙策说道:“换个人吧,你堂堂青州刺史,怎么能做撑盖力士。”
    “无妨,青盖可是王者专用,我若不为撑盖力士,如何能沾主公的王者之气。”
    孙策瞥了沈友一眼,哑然失笑,也没说什么,挥挥手,示意越舞二人自便。沈友为他撑盖可不仅是为了什么王者气,他们说的话不宜宣扬,这两个宫女在一旁不太合适,同时这也是一个向其他人表示他们亲近的方式,能为他撑盖的人可不多。虽说如此,他还是让朱然去取绳子,将青盖固定好,总不能一直让沈友拿着。
    “海图看完了?”
    “基本看完了。”沈友说道:“这步骘有点本事,这卷海图比之前麋家提供的似乎精准一些。”
    “他为了这些海图可没少吃苦。要取幽州,也需要幽州的地图,包括海图,准备得越充分越好。”
    “喏。”沈友应了一声,有点惭愧。收到孙策准备出师幽州的命令后,他就开始准备,却远远无法达到孙策的要求。渤海南有青州,北有幽州,还有冀州的渤海郡,海岸线有数千里之长,适合登陆作战的地点就有几十个,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做到如步骘绘制的海图这么精确。
    “不要急……”孙策拉长了声音,再次提醒。
    “喏。”沈友尴尬地挠挠头。
    ……
    成山角是青州最东端,像一只探向大海的龙头,海边的小山上有一座破败的祠,据说是秦始皇东巡时所建,是不是真的,谁也说不清。
    海港在成山角的北侧,有一道形如龙角的防护堤挡住了不少风浪,港内风平浪静,浅水白沙,宁静而优美。这里地广人稀,除了走海路的商人几乎不会有人经过这里,四周静悄悄的,一片原始风情,山坡上有一些院子,之前是麋家在这里建的临时住宅,后来水师在这里建了军营,留有一曲士卒负责日常维护,还有些将士将家属安置在这里,开垦了一些土地,种些粮食自用,倒也安闲自在。
    孙策等人下了船,赤着脚,走在沙滩上。沙子很细,很干净,翡翠般的海水轻轻拍打着岸边,浸过脚丫,又缓缓退去。羽林卫看到这么好的沙滩,早就按捺不住,一声呼哨,纷纷换上泳衣,冲进了海中,无数条手臂长腿打得水花四溅,浪花朵朵。只有马云禄和几个侍女留在了岸边。她既不会游泳,也不敢像韩少英等人一样在这么多人面前穿那种根本遮不住身体的泳衣,只能站在岸边玩玩水,看着韩少英等人劈波斩浪,尽情嬉戏。
    孙策背着手,站在浅水中,看着在海水中时出没的羽林卫,嘴角带笑。顾盼之际,他看到简雍站在远处,衣冠整齐,正扶着一个侍从的肩膀,让另一个侍从帮他倒鞋里的沙子。
    孙策心中一动,叫过朱然,让他请简雍过来。朱然去了,对简雍说了几句,简雍抬头向这边看了看,推开侍从,套上丝履,提着衣摆,大步流星的走了过来,跌跌撞撞,孙策非常担心他会摔个大马趴。好在简雍身体不错,很快适应了松软的沙滩,总算没有摔倒,只是衣摆和鞋袜、裤腿都被水浸湿了,看起来有些狼狈。来到孙策面前,他刻意低着头,不去看孙策头顶当太阳伞用的青盖。
    “宪和,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过了成山角,你该起程回幽州了吧?”
    简雍苦笑。“君侯,我该如何回复刘府君?”
    “你对玄德说,我很快就会去拜访他,让他准备好接待就是了。数年不见,我很想看看他最近有什么样的长进。”
    简雍的脸颊抽搐了两下,终于抬起头,看着孙策头顶的青盖。“承蒙君侯指点,刘府君稍有进益,可是比起君侯来,他望尘莫及,绝不敢与君侯为敌。还望君侯明察。公孙伯珪之死的确与他无关,这一点关靖等人都可以做证。公孙伯珪出城之前,府君还派人苦谏,请他慎重,奈何……”
    简雍叹了一口气,摊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他跟孙策一路,孙策一直不肯见他,如今好容易见他了,却还是这么杀气腾腾。他如果带着这样的消息回去,刘备就没安生日子过了。“刘府君是幽州人,他不会希望幽州开战,他志向也有限,只想守护家园,绝无挑战君侯之意。”
    孙策看着眼前的美景,云淡风轻。“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上书朝廷请罪,然后退回渔阳,不准踏足广阳一步。公孙伯珪是他的同门师兄,他占了公孙伯珪的地盘,接收了公孙伯珪的人马,却不为公孙伯珪讨还公道,这算怎么回事?他不敢,我来。”
    简雍无言以对。他明知孙策是借题发挥,打着为公孙瓒报仇的名义图谋幽州,但他却没办法阻止。孙策有强横的实力,朝廷都无可奈何,只得赋予他节制八州的权力,食邑一郡,虽然没有封王,实际上已经是王,连王者专用的青盖都让他用了,封王也是迟早的事。
    刘备能怎么办?如果按照简雍的建议,当然是臣服。既然孙策平定天下是迟早的事,那晚服不如早服,早服至少可以保住现有的地盘,将来不失州郡。但他同样清楚,刘备不会甘心。好容易立稳脚跟,现在又吞下了公孙瓒的人马,还有望拿下半个幽州,他如何肯在这个时候服软?
    如果他是这样的人,几年前就这么干了,何至于等到现在。
    简雍沉默良久,拱手再拜。“既然君侯之意已决,雍便如此回复刘府君。临行之际,有一逆耳忠言,还请君侯留意一二。”
    “宪和直言无妨。”
    “君侯英明,数年间崛起山东,掩有五州,如今又兵临鄙州,巨舰雄师,良臣猛将,非鄙州所能敌。不过鄙州乃大汉北疆门户,自召公分封于此便为中原守边,至今千年矣。民风质朴,服于德而不服力,虽知不敌,亦号呼而斗。君侯持天子诏,巡视鄙州,抚育万民,鄙州自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君侯恃力而征,不罪而诛,则鄙州百姓必不敢苟从,只能背水一战,效田横故事。”
    简雍躬身再拜。“还请君侯三思。”
    孙策回头瞅了简雍一眼,哈哈大笑。他转过身来,拍拍简雍的肩膀。“宪和,你的确有一副好唇吻,可惜说错了一点,刘玄德代表不了幽州人。相反,他是幽州人鄙视的寒门。背水一战,效田横故事?你先凑足五百人给我看看。萧县一战,他狼狈而逃的时候有五百人吗?还是说现在出息了,终于凑够五百了?”
    简雍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对了,还有一件事,我一直想问你,上次他把妻儿丢在沼泽里,自己逃命。这么多年过去了,可曾重新娶妻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十大几的人了,连儿子都没有,折腾个什么劲啊?”
    第1739章 欺人太甚
    简雍无言以对,只得拱手告辞,搭乘路过的商船赶往幽州。好在商船上的人听说他是刘备的使者,倒是挺客气,给他们安排了两个干净宽敞的船舱,就在船长的隔壁,不仅可以享受款待,还可以一路看风景。
    但简雍的心情还是非常不好,上了船,坐在船舱里,他半天没说一句话。刘修与他同舱,有些紧张。这次出使失败,他也有很大责任,正是他被诸葛亮诈出了实情导致被禁足,连公孙续的面都没见着。据说是公孙续不肯见,至于真假,只有天知道。
    两人枯坐了半晌,简雍思前想后,决定还是和刘修统一一下口径,免得在刘备面前说错话。他先把和孙策交流的经过简要的复述了一遍,然后说道:“德然,以你对府君的了解,他听到孙策的回复后,会作如何想?”
    刘修脸色苍白,额头全是冷汗,怎么擦也擦不干净。孙策一点面子也不给刘备留,极尽尖酸刻薄之能事,这明显是挑事啊。他就是要激怒刘备,然后开战。
    “宪和,你说呢?”
    “如果开战,你觉得府君有几分胜算?”
    刘修摇摇头。“一分也无,能保住命就算不错了。”
    简雍摇摇头。“这倒不至于。与孙策交战,府君固然没有胜算,但也至于一败涂地。孙策胜在水师、步卒,他的骑兵太少,无法上岸追击,只是如此一来,我们可能要放弃雍奴以南,泉州仓是保不住了。”
    刘修欲言又止。渔阳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大致以郡治渔阳为界,南部是平原,北部是山地,耕地几乎都在南部,尤其是雍奴以南,关羽就在泉州屯田。如果放弃雍奴以南,渔阳郡的耕地就少了一半,必然捉襟见肘,刘备再想发展就难了。
    简雍接着说道:“现在是五月,如果孙策抢在秋收之前到,哪怕不发起攻击,只要屯兵于边境,秋收就会大受影响,我们这个冬天就会挨饿。如果孙策派人抢收或者干脆放火烧了庄稼,后果更不堪设想。”
    刘修连连点头。“宪和,你就说吧,我们该怎么做?”
    “最好能劝府君与孙策结盟,合力攻击袁谭,说不定还能夺回涿郡。如果不成,那就放弃安次城,将公孙伯珪的人马、地盘还给公孙续或者公孙范,让他们面对袁谭。总之,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和孙策开战,让袁谭和张则得利。”
    刘修仔细想了想。“我觉得可行。”他挠了挠头。“如果能结盟,那当然是最好了,就怕玄德现在不肯低头。就算他肯答应,关羽也不肯答应,孙策的态度太恶劣了。”
    简雍苦笑一声。“你说得没错,我也担心这件事,所以,我们不能告诉他们孙策的态度,尤其不能告诉关羽,使命未达,我们难辞其咎,眼下只有寄希望于事态不要失控。德然,你说呢?”
    刘修同意简雍的观点,决定只告诉刘备孙策的要求,不提孙策的恶劣态度,就连他们被禁足的事都不能说,只说诸葛亮没有接受他们的要求就是了。他们商量已定,又将其他人叫了过来,说明利害,统一说辞,尤其是不能让关羽听到一点风声。
    ……
    时值仲夏,东南风正劲,不到三日,简雍就到达泉州。他们生怕关羽看出破绽,没敢歇脚,穿境而过。他们手里有刘备亲自签署的文书,倒没人敢阻拦。等关羽知道他们过境的消息时,简雍已经出境。关羽本来就对简雍没什么好感,见简雍如此失礼,更加不高兴,懒得去理。
    简雍一行昼夜兼程,赶到安次。
    虽说与袁谭有默契,但双方都清楚和平是暂时的,只是为了准备更充分一些,冲突迟早会到来。刘备不敢大意,这段时间一直驻守在安次城,既防备袁谭,也加强对安次的控制。
    看到简雍回来,刘备非常高兴,立刻询问简雍出使的经过。简雍按照准备好的说辞叙述了一遍,最后说,孙策已经亲率大军赶到青州,杀气腾腾,打着为公孙瓒讨回公道的理由,准备入侵幽州。他与朝廷达成了协议,朝廷除了没有封王,几乎答应了他所有的要求,封吴侯,以吴郡为食邑,拜车骑将军,使持节,都督八州军事,连长公主都做了妾。还有小道消息说,天子说了,如果孙策能够平定幽州,并将幽州交给朝廷,那朝廷就封他为王。也正因为如此,孙策夺取幽州的欲望非常强烈。
    简雍讲述的过程中,刘备一直没说话,只是脸色越来越苍白,眼睛却不知不觉的红了。简雍说完了,他也一声不吭,只是静静地坐着,脖子似乎不胜头颅之重,只得用手撑住额头,靠在案上。不知什么时候,他轻声抽噎起来。
    “大丈夫立世,焉有如我刘备之难乎?数年前在中原,为孙策所欺,如今回到幽州,本以来避得远一些,没曾想……没曾想他居然又欺上门来了。”刘备哭出了声,泪如泉涌。“难道天下之大,就没有我刘备的立足之地吗?宪和,你说说看,这是什么道理,上苍为何如此不公?”
    简雍和刘修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刘备。
    刘备似乎也没希望简雍回答,他一边抹着眼泪和鼻涕,一边自语自语,有时清晰有时含糊,中间偶尔夹杂着几句咒骂。“寒门,寒门怎么了,他不是寒门么?当初在中原,我为他对付豫州世家,出力不少,他有今天,我也是有功的,为何一日得势,便来欺我?什么朝廷诏令,他若心中真有朝廷,焉能如此跋扈……”
    简雍一声轻叹,拱手道:“府君,是我等无能,愧对府君信任。”
    刘备摇摇手,用手巾擤了一下鼻子,又揉揉泛红的眼睛,强笑道:“一时失态,宪和莫怪。宪和,孙策有多少人马,哪些将领,你再细说说,知道多少说多少。”
    简雍无奈,只得简单地再说了一遍。他们一直被软禁,只是零星地听到一些消息,知道孙策亲至,麾下是江东子弟组成的精锐步骑,兵力多少不明。水师由甘宁指挥,这是一直在渤海附近出现的,刘备并不陌生。孙策到了青州,青州刺史沈友应该会参战。沈友麾下有两万江东子弟兵,还有数量不明的青州兵。此外还有在平原、济南一带作战的太史慈,不过他有防备袁熙的任务,会不会参战,现在不敢断定。
    刘备仔细听完,思索良久,又道:“你可曾听说袁谭的使者与孙策见面?”
    简雍摇摇头。这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刘备难以决定,派人去请关靖。关靖听完孙策的条件,眉头紧锁,沉吟良久。“将军欲战,欲和?”
    刘备苦笑道:“若是欲战,能胜否?”
    关靖说道:“若是欲战,胜固然难,大败亦不至于。孙策、沈友所领主力是江东人,未必适应幽州的天气。且他们缺少骑兵,上岸追击的可能性不大,最多掳掠泉州、雍奴,损失肯定会有一些,但不至于一败涂地,存粮还可支撑一年半载。问题在于……”关靖顿了顿,抬头看了刘备一眼。“若有人趁势而起,与孙策联盟,南北夹击,内外交攻,那就有些麻烦了。”
    刘备摩挲着腰间的剑柄,眼角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两下。他正是担心这些,才不敢轻易言战。孙策以水师、步卒为主,缺乏骑兵,不太可能上岸深入,可他势单力孤,之所以能在幽州立足,凭借的正是从孙策那里常来的屯田练兵之法,张则也好,袁谭也罢,都没有绝对的把握击败他,这才一直隐忍至今。如果他被孙策击败——这几乎是必然的,结阵而斗,他没有胜算——别人就会趁机扑上来,将他撕成碎片。
    袁谭、张则,甚至表面顺从的公孙范,都在等着这个机会。
    刘备眼神闪烁,犹豫道:“若是……欲和,孙策会同意吗?”
    “孙策千里而来,自然不仅仅是为了与府君为敌,夺泉州之粮。他是为染指幽州。既然如此,他的对手就不仅仅是府君,还有张使君、袁谭,不得不从长计议,以免为人所趁。依愚之见,与府君相比,他更需要考虑袁谭。”
    刘备点点头,眼珠转来转去。“你是说,他虚张声势,想迫我俯首?”
    “也未必。毕竟府君占了安次,而公孙续就在孙策身边,他要入幽州,打着为公孙伯珪复仇的旗号是最自然不过的。”
    刘备眉头一挑,额头的青筋鼓起,像一条蚯蚓爬过。他接收了公孙瓒的人马和地盘,又用各种借口杀了少人,但时间太短,公孙范还在蓟县,公孙续又在孙策身边,公孙瓒的旧部并不完全服从于他,只是在等机会。就连关靖都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关靖建议他放弃安次,退守渔阳,他是绝不能答应的。
    好容易把这块肉吃到嘴里,怎么能轻易吐出来。
    关靖看得分明,暗自叹息。刘备对他终究是不信任的。他佯作未见,接着说道:“袁谭据涿郡,安次已成是非之地,以公孙伯珪之威名尚且战殁,公孙续又如何能安然无恙?他就算回来,也不该在安次。府君,你何不顺水推舟,表公孙续为一郡太守?”
    刘备茅塞顿开,破涕为笑。他拍拍大腿。“长史高明。”
    第1740章 谋士的力量
    简雍也觉得关靖这个主意不错。公孙瓒原本并无固定的地盘,表公孙续为一郡太守,总比让他回安次这是非之地好,如此一来,刘备既不用吐出已经到手的安次,又能慷他人之慨,示好公孙续,不负故人,说不定还能和公孙续结为盟友,互相依靠。
    对公孙续来说,这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就算孙策不同意,他也只会埋怨孙策,不会责怪刘备。
    至于公孙瓒的旧部,也可以一分为二,愿意支持公孙续的就去支持公孙续,愿意留下的就留下,好聚好散,免得左右为难,心思不定。这样一来,兵力也许会少一些,但内部的隐患得以消除,对刘备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
    刘备随即又与关靖商量细节,关靖又提议说,简雍没有碰到袁谭的使者,并不代表袁谭就没有派人与孙策联系。如今朝廷向孙策让步,袁绍矫诏罪名确认,已然公布天下,袁谭有被围攻的危险。他争于拿下幽州,但孙策一来,他不可能不担心孙策从海路发起攻击,必然会派使者与孙策联络。
    刘备又有些紧张起来。“那孙策会和袁谭结盟吗?”
    “不太可能。”关靖摇着头。“孙策应该不会希望袁谭掌握幽州。”
    刘备也赞同关靖的看法。袁谭已经有了冀州,实力本来就不俗,再加上与乌桓人、鲜卑人的关系,一旦控制了幽州,孙策更难对付。一想到这些,他就心生妒嫉,不管他是否承认,世家子弟就是世家子弟,影响力绝非他这样的寒门可比。他是幽州人,幽州世家却看不起他,袁谭是豫州人,却能在冀州一呼百应。这待遇相差也太大了。即使孙策手段高明,软硬兼施,也花了几年时间才勉强控制豫州。
    关靖随即为刘备谋划:一面派人与孙策谈判,表公孙续为太守,一面派人与袁谭联络,以备不测。袁谭现在更焦虑,他应该不会拒绝刘备的善意。反正不管和谁结盟都是权宜之计,关键就看谁能从中得利,壮大自己。如果孙策与袁谭交战,不管谁胜谁负,对刘备来说都不是坏事,说不定还能等到第二个渔翁得利的机会。
    刘备喜不自胜,险些再次落泪。他让简雍再辛苦一趟,他带着最新的条件赶去青州,面见孙策,尤其是要想办法见到公孙续。在此之前,刘备给公孙范写了一封亲笔信,说明原委,请公孙范配合。只要公孙范愿意,他可以一并表公孙范为太守,免得与张则同居一城,不敢安睡。
    公孙范很快有了回复,愿意接受刘备的建议,派人随简雍去见孙策。
    刘备随即又派人去见袁谭,试探袁谭的口风,商议结盟,共抗孙策。


同类推荐: 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九零千万富翁的独生女王爷每天都想以身相许(重生)穿成恶毒反派们的替嫁小师妹重生一九零二窃国大盗穿越之平淡人生娇花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