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茫然地看着秦宓。“足下是……”
“他是我的同伴,广汉绵竹人,姓秦名宓,字子勅……”
“原来是蜀中名士,失敬,失敬。”马谡长身而起,拱手施礼。
秦宓也没搭话,就在一旁坐下,将手里的书放在案上。“足下刚才说,吴帝委任陈王宠为玉门督,是想给刘氏一个重新立国的机会?这话从何而来,确切吗?”
辛评心中一动,却没有说话,静观其变。马谡却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千真万确,这是我兄长听关督亲口所说。关督曾在陛下身边为郎,亲耳听陛下对陈王说的。且以常理论,吴虽代汉,却非篡夺,陛下登基之时,献帝已崩,新君迟迟没有即位,刘汉名存实亡,陛下完全没有虚言安抚的必要。”
马谡说着,有意无意的扫了辛评一眼,眼角带笑。
辛评心中明白,却只能佯装不知。新君到现在都没有即位,汉朝无帝,早就亡了。孙策的确没有必要用这个办法来安抚人心。
到西域立国虽然看起来渺茫,总比在益州的皇长子等着曹操辅助登基来得现实些。曹操三番几次的说要扶皇长子登基,却一直不见行动。现在看来,他根本没有想法。
看秦宓这表情就知道,他们对曹操也绝望了,根本不相信曹操还有汉臣之心。
阉竖之后,哪有节操可言。
秦宓仔细打听了一番,确认陈王宠任玉门督之事属实,便没有再说。看看天色不早,他抱着买来的一摞书回了蔡家酒楼,连声招呼都没打,进了自己房间。
蔡家酒楼对面的大街上,马谡和他的姊姊马玉并肩而立,一个侍从从蔡家酒楼里奔出,穿过大街,来到马谡面前,向马谡报告了打听到的消息。辛评、秦宓的确住在这里,晚上在这儿吃的饭,到处打听消息。
“走吧,去见关督。”马谡转身向衙城走去。
“好啊,好啊。”马玉连声说道。
马谡瞅了马玉一眼,想笑又不敢,只好忍着。马玉佯怒,哼了一声,追上去,屈指弹了一下马谡的脑门。“就知道卖弄小聪明,迟早要摔一跤。”
“我怎么又卖弄小聪明了?”马谡捂着脑门,不服气的说道。
“辛评是什么人,他是前军师的兄长,就算不是顶级谋士,你这点小心机岂能看不破?你想攀他的关系,那是以后的事,他利用你,却是立等可得。”
“头发长,见识短。”马谡嘀咕了一句,加快脚步,向衙城赶去。
……
灯下,关羽坐在宽大的太师椅上,一手举着手,一手端着酒杯,两条长腿穿过案腹,直伸到对面。
“噔噔噔……”有人走了进来。
关羽转头看了一眼,见是马良,颇有些意外,连忙收回脚,坐正了。“季常,有事?”
马良躬身一拜。“都督,辛评、秦宓在城中游荡,到处打听消息,怕是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正是要他们看看我大吴君臣同心,军民一体,好认清形势,莫作无稽之念,早点束手就擒,免动刀兵。”
马良苦笑。“都督,陛下已经到了南阳,皇长子登堂开讲,这是必战之意,岂能中途而废?”
关羽凤目微睁,沉吟片刻,招招手,示意马良在对面坐下。“季常,你的意思是说,皇长子登堂开讲,是陛下要打,亲征势在必行?”
马良点点头。“都督在陛下身边多年,当知陛下非好战之人,故而有此疑问。只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都督未必清楚陛下所面临的问题。如今军中将士想立功,巨商大贾想赚钱,若是开战,每年数以百亿的钱流动,不知多少人要从中分一杯羹。前些天有人倒卖军粮的事,都督也是知道的,可是你查了襄阳的,能查南郡的吗,能查南阳的吗?”
关羽抚着长须,沉吟不语。他听懂了马良的意思,陛下要打,不是好战,而是要借这个机会整政军中风气,整顿荆州隐隐崛起的大族。他们借着新政之风,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贪婪也跟着膨胀了,不少人把战争当成了发财的机会。
他可以把襄阳倒卖军粮的败类杀掉,却没办法处置襄阳以外的人,就算是陛下亲至,能处理一部分人,也不可能大肆牵连。要处理这些人,只能用另外的办法。
这一点,放眼天下,没人能比陛下更在行。豫州世家为天下之冠,不是一样被陛下收拾得服服贴贴。
关羽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明天你走一趟,将他们安排到驿舍去,派人保护起来。”
“喏。”马良应了一声,却坐着不协。
关羽拿起书,见马良没有起身的意思,不免好奇。“还有事?”
“是。”马良不安的挪了挪。“这个消息并非良亲自打听得来,而是舍弟在先锋书肆巧遇辛评、秦宓,又听说他们住在蔡家酒楼,这才赶来通报。舍弟……少年意气,自作聪明,还说了一些话,良不敢隐瞒,当报与都督知晓,免得陛下问起,措手不及。”
“幼常来了?”关羽笑了。
“是的。良命在门外候着,请都督切责。”
关羽回头叫来一个亲卫,让他去请马谡进来。时间不长,马谡、马玉并肩而来。看到马玉,关羽回头看了马良一眼,下意识地坐正了身体,扯过一旁的大氅披上。马良尴尬地低着头,不敢看关羽的眼神。
“都督,我们又见面了。”马玉嘻嘻笑道。
关羽扯了扯嘴角,微微颌首,示意马谡、马玉入座,随即问起了马谡与辛评、秦宓见面的经过。马谡刚刚被马良批评了几句,知道自己冒失了,不敢大意,将经过一一说来。
关羽沉吟良久,目光转了转。“幼常,你决定从军了?”
“是的,秋后便去考讲武堂。”
“其实比起讲武堂,还有更好的去处。”关羽拉紧了大氅,看着马谡。“讲武堂教授行军的基本常识,毕业之后,也大多以都伯、军侯为多,都尉、校尉的不多。你如果想在军中做一番事业,最好的去处是军师处,或者到陛下身边为郎,可以得到陛下亲炙,将来成就绝非讲武堂毕业生可比。庞士元、诸葛孔明,包括陆伯言,都是陛下身边的侍从出身。”
马谡愣住了,惊讶地看着关羽,头脑一片空白。关羽为人高傲,又不喜士人,因为兄长马良的缘故,他能经常见过关羽,这已经是难得了。如今关羽居然要推荐他去军师处,甚至可能推荐他到天子身边为郎,这可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关羽说的那几个例子,他当然知道,只是从来没想过这样的机会会落到自己头上。
“你不愿意?”
“愿意,当然愿意。”马良率先反应过来,一把拽住马谡。“还不向都督致谢,请都督美言。”
“请都督美言。”马谡的脑子晕乎乎的,只是本能地拱手作揖,连声致谢。
关羽转向一旁欢喜不禁的马玉,咳嗽一声:“陛下身边还有一些女官,你有没有兴趣?”
马玉眨巴着眼睛,比马谡更懵。马良也有些迟疑。他知道关羽有向天子推荐人才的权力,但同时推荐两个人,而且是一家人,这不太实际。
“都督,这……不合适吧?”
“我推荐是不太合适,可是有一个人非常合适。”关羽转过脸,脸更红,只是在灯下看不出来。“陛下亲征,会需要大量的药材,这个任务肯定会落在尹夫人肩上。尹夫人忠厚,却非长袖善舞之人,一时事多,必然需要帮手。令妹聪慧,能写会算,又有武艺,若去投效,尹夫人必不会推辞。”
马良如梦初醒,连忙躬身致谢。
第2507章 成长
孙策打量着站在面前,神情怯怯中带着兴奋的马谡,说不出的感慨。
连关羽都知道推荐人才了,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难过。
推荐人才有两个条件:一是确定对方是人才,至少不是蠢材,否则就是给自己挖坑;二是有推荐人才的动机。对少部分来说,是爱才,不忍使之埋没。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是一项投资,为自己编织人脉资源网络。
在官场上打拼没有人脉是不行的。人脉哪儿来?要么是同乡,要么是同窗,要么是同僚,再不然就是同党。认识一个人,就有可能进入一个圈子,得到各种资源,受惠无穷。而受惠者加官进爵,也可能变成施恩者,编织属于自己的人脉网,为后人储备资源。
关羽推荐马谡为郎,马谡进入关羽的人脉网,同时又成为关羽人脉网上的一个点,关羽得到马家甚至整个宜城大族的支持,互利互惠。
这就是官场规则,本不稀奇。
只是没想到关羽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学会这一套了,杜夫人教夫有方啊。
“在襄阳书院读的书?”孙策收起关羽的推荐信,命人赐座。
马谡躬身再谢,入座,简要的叙述了一下这几年的求学经历。说起来,他是典型的新政受惠者。南郡推行新政的时候,他还没入学,在家由父兄启蒙。南郡推行新政,扩大郡学规模,又建幼稚园,招收适龄子弟入学,他便先入幼稚园,后入郡学,完成了四年基础教育。
马家不缺钱,所以马谡从郡学毕业后又入襄阳书院深造,读了几年书。他对军事很感兴趣,在襄阳书院读书时听过周瑜的讲座,也阅读了大量的兵书,还收集了一些战纪,反复阅读,熟记于心。
多年的准备,让他回答孙策的问题时胸有成竹,自信满满,甚至有些过于自信。
不过孙策却没什么反感。十五六岁的少年,读了这么多书,有这样的理解,当然有足够的资本自信甚至骄傲。有一位学者说过,年轻时不狂是没本事,年纪大了还狂,才叫没出息。马谡年轻而且有本事,自然可以狂。等他进了军师处,再经历几场真正的战场,他自然就不狂了。
就和诸葛亮一样,历史上的马谡都是被刘备耽误了的人才。刘备自已能力有限,能用人,却不能培养人。诸葛亮、马谡这样的人才是他控制不住的,控制不住,就只能压制。
听完马谡的回答,孙策没有多说什么,让他去军师处报到,做个见习军谋。马谡这种性格起点不宜太高,否则容易飘。诸葛亮、庞统、陆逊的培养方式不适合他。
马谡倒也没多想,能在军师处任职,他已经心满意足了,一开始就没敢奢望直接留在天子身边。诸葛亮、庞统、陆逊是什么样的人?那都是天才。就拿他最熟悉的庞统来说,那可是凤雏,陛下是浴火重生的凤鸟,庞统是凤雏,虽是异姓,却与子弟相若,岂是一般人能比的。
马谡开开心心地去了。
有关羽的推荐信,又有天子的口谕,军师祭酒沮授不敢怠慢,亲自面试。马谡顺利的通过面试,成了军师处一名见习军谋。穿上制服,与一群来自各地的年轻英俊比肩,听他们纵论天下大势,马谡既兴奋又忐忑。
马谡来得正是时候,军师处正在准备亲征益州的方略,眼下主要有两个方案:一是由襄阳溯沔水而上,先入汉中,取南郑,再由南郑入蜀;一是由江陵溯江水而上,直取江州,一路西进成都。
所有的战略都依赖于地形,马谡是南郡人,对这两处的地形都很熟悉,这些讨论简直是为他准备的。不过他初来乍到,不敢太放肆,大部分时间还是以听为主,同时夜以继日的阅读准备好的资料,理解这么做的根据,熟悉军师处的做事方法。
马谡很快和孙捷成了好朋友,一见如故。
孙捷在讲武堂的演讲很成功,也被孙策任命为军师处见习军谋,只比马谡早半个月入职。比起马谡,他适应的难度更大一些,阅读成堆的资料对他来说太难了,简直是煎熬。只是父皇有旨,他又不敢违拗,只能咬牙坚持。有马谡做伴读,不时点拨,他顺畅多了。
没多久,孙捷又认识了马谡的妹妹马玉。正如关羽所料,尹姁最近忙得焦头烂额,能有一个俊俏可人的小同乡帮忙,她求之不得,试用了几天后,她就将马玉留在身边,做起了小跟班。
得知马玉崇拜关羽,尤其喜欢关羽手里那口青龙偃月刀,孙捷拍着胸脯大包大揽,回头我去找蒲元,专门为你打造一口好刀。
马玉一听就上了心。蒲元如今是南阳铁官的首席大匠,监造的兵器直供天子亲军,一般人根本得不到。偶尔流出几件,都在黑市上炒成了天价,以宜城马家的实力了买不起。更别说他亲手打造的兵器了。
但孙捷不是一般人,他不仅是皇长子,还是南阳讲武堂尹老祭酒的外曾孙,更是天子用心栽培的将才。他来求一件兵器,蒲元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不过马玉想要青龙偃月刀却不太合适。一来这是关羽的私人兵器,仿造不太合适。二来这件兵器很沉重,他造得出来,马玉也用不了,最多当个人收藏。
反复商量后,蒲元为马玉打造了一口雁翎刀。雁翎刀的刀身与青龙偃月刀相仿,只是刀形更加修长,宛如大雁之羽,刀柄换成硬木,比关羽所用的青龙偃月刀短了三分之一,与马玉的身高相衬。整刀的重量也只有青龙偃月刀的三分之一,马玉用得很顺手。
得到雁翎刀,马玉爱不释手,每天扛着刀出入中军大营,很快就成了中军一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有个小姑娘扛着和关羽差不多的刀,简直是女版的小关羽。
孙策听到消息,稍一打听,这才知道关羽同时推荐了两个人。这显然不太正常。高级官员有推荐人才的权力,但这个权力是有默认规则的,不能滥用,否则就是自找没趣。也正因为这样的机会难得,才显得特别珍贵,得到这个推荐机会的人才会感恩戴德,一辈子记在心上。
宜城马家何德何能,能同时得到关羽两个推荐名额?别说关羽那么骄傲的人,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不会这么干。
除非关羽的目的不是马家,而是皇长子孙捷。
如果是这样的话,关羽的转变也太大了,大得让人失望。
自从孙捷在讲武堂开讲之后,向他们母子献殷勤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只不过还是以南阳本地人为主,朝廷重臣们还不至于这么轻浮。一是孙捷毕竟年纪还小,二是孙捷再得到重视,依然是庶子,最多是平衡诸皇子之间的差距,还动摇不了皇嫡子的地位。
孙策把杜夫人叫来,问起此事。杜夫人也一头雾水,关羽从没和她提起过此事。
孙策知道杜夫人是聪明人,不会在这件事上自找麻烦,便让杜夫人写信去问问。南阳的事处理完,他很快就要赶到襄阳,不希望关羽处置失当,惹来非议。
关羽由侍从骑士一跃而为代理襄阳督,已经有人觉得不合适了。好在关羽这大半年恪尽职守,稳住了襄阳形势,表现近乎完美,才把那些反对声音压下去。
军事上合格,政治上也不能出纰漏,否则关羽走不远。
……
孙策在南阳驻留到九月末。
以皇长子孙捷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为契机,孙策向南阳人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认可南阳人建功立业的热情,但南阳人也要为此贡献力量,别想着不劳而获。
战功的代价一向昂贵。
经过反复磋商,甚至是讨价还价,南阳大族最后还是接受了孙策的条件,像尹姁控制的南阳药行一样,主动拿出了大量的钱粮、物资,并处理了一批囤积居奇,或者倒卖军用物资的贪婪之辈,用十几颗血淋淋的首级向世人表示,要想战争财或者国难财,先掂量一下自己的脖子够不够硬。
南阳不愧是殷实之地,尤其是经过十年的发展之后。不仅世家大族实力雄厚,普通百姓也家家有积储,少的有半年之粮,多的有一两年的口粮。比起世家大族的斤斤计较、讨价还价,普通百姓显然反而更慷慨,积少成多,献出近三百万石粮食,足够十万大军吃半年。
这不仅让孙策有了更多的底气与世家大族讨价还价,也让朝臣们见识了什么叫人心所向。
第1015节
同类推荐:
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
九零千万富翁的独生女、
王爷每天都想以身相许(重生)、
穿成恶毒反派们的替嫁小师妹、
重生一九零二、
窃国大盗、
穿越之平淡人生、
娇花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