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文学
首页滨江警事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舅要出国!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舅要出国!

    韩渝终究还是食言了。
    在江城参加完军区的军代会,顾不上去陵崇汽渡看小鱼的“万里长江第一哨”,而是先赶到营船港接上学姐,再去白龙港接上老爸老妈,然后一起赶到位于三兴镇林西村的大舅家吃饭。
    韩渝的小学是在已撤并的林西村小学上的,初中是在三兴初级中学念的,在这儿整整生活了八年,尽管三兴这些年变化很大,但对这里依然非常熟悉。
    只是外婆不在了,总感觉缺点什么。
    不过今天全家赶回来并不是因为外婆去世之后要举行什么悼念活动,而是大舅和大表哥有重要的事宣布!
    老韩跑了大半辈子船,好不容易安顿下来,觉得年纪大了没必要折腾。
    大舅虽然只比老韩小两岁,但看上去比过去这些风里来雨里去的老韩至少年轻十岁,觉得自己“很年轻”,还可以再搏一搏。
    罗延凤在家听老伴儿的,回娘家听两个弟弟,没什么主见,坐在边上默默倾听。
    韩渝和韩向柠不敢乱发表意见,因为大舅和大表哥居然要出国做生意,护照早办好了,签证也办下来了,连机票都订好了,准备过几天去东欧的罗马尼亚,春节都不能在家过。
    “延庆,要不你再考虑考虑。”老韩还是不太放心,点上第二根烟劝道:“厂里的效益挺好,市场的生意不错,为什么非要出国,人生地不熟的,万一赔了怎么办?”
    “姐夫,别看厂里上百号人,从早到晚干得热火朝天,可没什么利润。市场越建越大,一期刚搞好就搞二期,二期的铺面都没卖完又开始开发三期,做绣品批发生意的老板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
    大舅话音刚落,很支持大舅出国闯闯的大舅妈就忍不住说:“姐夫,不信你吃完饭去市场里转转,现在卖绣品的人比来买绣品的人多!去年在店里坐一天,还能做两三个生意,现在三天也做不到一个。”
    三兴家纺行业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初,那会儿家家户户手工缝制枕头套乃至被罩,然后走家串户售卖。
    有些脑子活、胆子大的村民,肩扛手提带着几大包枕套去东海的楠京东路上的中百一店门口摆地摊。再后来,他们又先后前往西川和东北跑单帮,并在村里购置电脑绣花机乃至开厂,完成了产业升级。
    因为家纺业发展的好,三兴成了陵海乃至全滨江最富裕的乡镇。
    可中国人喜欢跟风,见别人搞家纺赚到了钱个个都跟着干。镇里和市里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在鼓励家纺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同时,一而再再而三的扩建三兴家纺市场。
    一边到处招商,好收市场商户的租金。一边搞房地产,盖房子卖给入住市场的外来商户。
    做这一行的人多了,想赚钱自然也就难了。
    家门口的生意不再似当年那般好做,村里有人把眼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去国外,那里有更大的市场!
    韩渝想起一件事,抬头道:“大舅,我记得92年的时候村里就有人带着几十包货去莫斯科,那个人后来怎么样了,有没有赚点钱?”
    “你说的是郁祥建。”大舅端起茶杯,笑道:“他胆大,那会儿俄罗斯生活物资紧缺,对纺织品的需求又很大。只是他第一次出国做生意没什么经验,语言也不通,货出去了却没拿到钱,最后搞得财货两空。”
    老韩虽然不是倒插门,但由于船民在岸上没家,以前也把这儿当作了家,对村里的情况很熟悉,下意识问:“你们是说以前村里家具厂的那个厂长?”
    “嗯,就是他。”
    大舅笑了笑,接着道:“虽然他那次没赚到钱,但他发现东欧确实有商机,回来之后重整旗鼓又出国。他没再去俄罗斯,他去了罗马尼亚,发过去试销的一集装箱货不到一个月就卖完了。
    从那之后订单多到忙不过来,在罗马尼亚打开了市场,站稳了脚跟,他家的亲戚都跟着他去了,现在都在罗马尼亚做家纺生意。我整整想了一年,总算想清楚了,只有去别人不去的地方,才能赚别人赚不到的钱!”
    韩渝惊诧地问:“大舅,村里有多少人去罗马尼亚了?”
    “不下一百个,在罗马尼亚干得都不错。”
    “还有多少人想去?”
    “家里的生意越来越难做,现在个个都想出国做生意。”
    “个个都去,不就又扎堆了吗?”
    “放心,我们林西人能吃苦、爱抱团,但不扎堆。现在搞恶性竞争的不是我们本地人,都是政府这些年招商引资招过来的外来和尚。”大舅喝了一口茶,豪情万丈地说:“我跟罗浩商量好了,先去罗马尼亚看看,如果罗马尼亚的家纺市场饱和了,我们就去罗马尼亚周边的匈牙利、波兰!”
    “大舅,你们会说匈牙利语吗?”
    “不会。”
    “波兰话呢?”
    “也不会,但我们可以学啊。郁祥建跟我年纪差不多,做的一样是家纺生意,唯一的区别是他把货卖给老外,他可以成功,我未必就不可以!”
    大舅决心已定,踌躇满志。
    大表哥罗浩很想出国见世面赚大钱,不禁笑道:“三儿,其实我家出国做生意都有点晚,蔡支书你见过的,蔡支书97年就出国做生意了。说出来你肯定不敢相信,他发到罗马尼亚的第一个集装箱赚到的钱,我们在老家辛辛苦苦干两三年都赚不到!”
    “蔡支书出国了?”
    “你不知道?”
    “我真不知道。”
    “他去的虽然比郁厂长晚,但现在在罗马尼亚的生意做的比郁厂长大。他上次回来时,我跟我爸去找过他,他说他刚去那边时白天找生意,晚上学语言,很快就适应了罗马尼亚的环境,现在在罗马尼亚有自个儿的铺面。”
    “那他现在还做不做村支书?”
    “做啊,他每半年回来一次,处理村里的事。镇里和市里都很支持,鼓励我们出国找市场。”
    镇里和市里支持,村支书带头,难怪他们都想出国呢。
    当年从事家纺也是这样的,村干部和乡干部冒着“投机倒把”被抓去坐牢的风险带头干,在他们的带领下有了现在的三兴家纺市场。
    能想象到随着他们把目光看向海外,不久的将来三兴会有很多从事轻纺行业的人出国做生意!
    村支书和村里的大能人郁厂长都在罗马尼亚,并且已经站稳了脚跟,大舅和大表哥过去韩渝没什么不放心的,况且他们决心已定,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
    吃饭时当着大舅和大表哥的面,给滨江海关陵海办事处主任打了个电话,请人家多关照,毕竟大舅和大表哥不可能两手空空出国做生意,接下来也要跟人家一样往罗马尼亚发货,而且是一集装箱一集装箱的发。
    人家很帮忙,甚至介绍了一个靠谱的货代。
    至于大舅和大表哥出国之后家里要是遇上什么事,老韩和韩妈自然要来帮忙……
    回到白龙港,洗完澡躺在床上,韩向柠感慨万千地说:“三儿,你大舅真厉害,小学都没念完,并且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想出国闯荡。跟他一比,我发现我们真没出息。”
    “都说时势造英雄,其实环境和氛围也能改变人。”
    “什么意思?”
    “那是三兴,三兴人最会做生意了,你要是在三兴工作生活一段时间,你一样会做生意。”
    “要不我辞职下海,跟你舅那样去做家纺?”
    “你还是算了吧,再说做生意要有本钱。”
    “这倒是,我们穷的叮当响,哪有钱做生意。”
    聊到钱,韩渝顾不上睡觉,赶紧爬起来打开灯,披上大衣,把包里的车票翻出来,随即打开抽屉,找出报销单据和胶水一张一张的贴。
    直到算好要报销多少钱,填好报销单据,韩渝才钻进被窝笑道:“我明天一早去看看小鱼,然后从漴明去东海。你明天上班时帮我把车票带给冯部长,请冯部长有时间帮我报销下。”
    “多少钱?”
    “两百七十六块五。”
    “军分区报销还是你们团里报销?”
    “团里的工作是冯部长主持的,到底是送到军分区报销还是在团里报我也不知道。”
    学弟这些天虽然忙着开会,其实学习并没有落下。
    不管哪儿都带着书,只要有时间就自学。
    韩向柠搂着他胳膊,心疼地问:“三儿,学习累不累,压力大不大?”
    “以前很累,压力也很大,现在不怎么累,从现在的学习进度上看,我估计能在三年半内毕业。”
    “你要在三年半内学完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
    “本科课程我不用都学,而是有选择的学。游家槐帮我分析过,很多课程的学分不难拿,英语和专业课,我多少有点基础,学起来不是很吃力,主要是数学和计算机要下点功夫。”
    “看来我要抓紧,不能你的全日制研究生毕业了,我在念的在职研究生还没毕业。”
    “水上执法基地那边的工作多吗?”
    “万事开头难,就这段时间比较忙比较累,等正式开工了,等一切都走上正轨就没现在这么累。”
    韩渝又想起了件事,连忙道:“柠柠,我差点忙忘了,我有一个同学正在准备毕业论文,他选择的研究方向是重点工程建设期间的交通运输管理。我们导师知道滨江正在建长江大桥,问我跟工程指挥部的领导熟不熟。”
    韩向柠下意识问:“你们老师想让那个同学来滨江搞科研?”
    “也谈不上搞科研,只是想来看看学习学习,d想来收集点资料和数据。”
    “我明天问问指挥部领导,大桥建设又不是军事工程,工程建设期间的水上交通管理也不涉及工程技术,反正应该跟涉密沾不上边,我觉得问题不是很大。”
    “我先代我同学谢谢你,你真要是来,你帮他在趸船上准备一间宿舍。”
    “行。”


同类推荐: 轮回修真诀神医蛊妃:腹黑九爷,极致宠!礼服上的玫瑰香护使。PROTECTERS别偷偷咬我斗罗:我杀戮冥王,护妻千仞雪他在遮天修灵性人在遮天,修炼神象镇狱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