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文学
首页(红楼同人)红楼之孤家寡人 第30节

第30节

    接下来的时间里,承庆帝就开始修生养性了。说实话,那些丹药对承庆帝的身体造成的影响已经是不可磨灭的了,承庆帝那段时间里面精力旺盛,很多时候,一晚上要两三个妃嫔伺候,现在很明显伤了肾水,不得不好生保养,然后硬着头皮每天喝很多牛乳豆浆,吃各种豆制品和果蔬排除体内的丹毒,承庆帝对此本来就不喜欢,但是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遭遇了这些之后,承庆帝更恨那些道士和幕后之人了。
    三木之下,要什么口供没有,何况那些道士也没想到自个的骗术被拆穿之后,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因此,没多久,就把什么都招了。
    这些道士的确是师兄弟,但是却是没有度牒的野道。他们的师傅也是如此,而且还是个拐子,专门挑了相貌清秀,看着机灵的男童,或拐或骗,充作弟子或者说是仆役,从小教他们一些招摇撞骗的本事,其实就是给人看相看风水,又学了一些障眼法,卖一些乱七八糟的所谓仙药混饭吃。后来他们师父不知怎么的得罪了一个回乡的武官,直接被人打死扔到了乱葬岗,他们也没处可去,干脆跟他们师父一样,打着治病救人,风水看相的幌子,糊弄百姓还有一些地主富户,日子过得还算不赖,后来更是得了一卷前朝流传下来的丹书,鼓捣了一番,学会了一些炼丹的本事,然后就不满足于只骗那些无知百姓了,将目光投到了那些豪商大户上。
    他们也算是有本事,靠着一手障眼法装神弄鬼,搞些什么斩妖除魔的手段,糊弄了不少人,竟真有不少人将他们尊为座上宾,在他们搞了点手段,将织造府一个官员家中突发疾病的老太太救活之后,他们的名头算是传到了甄家那里。
    甄家人也没太多见识,被他们似是而非地忽悠了一番,确实真当他们是活神仙了,为了在承庆帝那里表功,这才将他们引见给了承庆帝。
    承庆帝对此长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样,甄家只能说是自个也被骗了,要不然自个养的狗反咬自己一口,那确实够呛!不过,承庆帝对甄家也是不如从前了,要不是甄家在那边信誓旦旦,自个能觉得这些装神弄鬼的野道是神仙,还受了他们的蒙骗,还伤了龙体吗?可见甄家忠心是有的,但是能力太差,实在不堪大用!
    徒景年那场病来来去去病了足有小十天,才算是好了起来,不过人也憔悴了不少,叫承庆帝看得心疼不已,各种珍稀的药材补品流水一般送往东宫,哪怕不会吃,也是他的一份心意,叫后宫诸人嫉妒不已。毕竟,在之前的时候,承庆帝可是狠狠责骂了徒景年好多次,哪知道,一转眼,一帮原本趾高气扬的道士不知道到哪儿去了,承庆帝简直是要将这些日子缺失的关爱全部加倍补上一样,对东宫那叫一个事无巨细,关爱不已。
    徒景年看着那份口供,也是吃了一惊,那些道士并不是死士,谁也不会相信,他们能扛得住慎刑司的那些酷刑,因此,口供的真实度还是可以相信的,不过,这般阴差阳错,似乎全是巧合,却是徒景年总觉得里面有什么不对劲,不过见承庆帝的模样,看他对这份口供还是很满意的,徒景年也不再多说,不管怎么样,徒景年却发誓,等自个上位之后,甄家却是不能留了!
    ☆、第83章
    徒景年这一病,承庆帝似乎发觉自个儿子还是挺脆弱,挺需要自己这个父亲关心的,当然了,除了关心徒景年,承庆帝也没忘了其他几个儿子,徒景平成婚了,因为已经满了十五岁,承庆帝大手一挥,封徒景平做了显郡王,赏赐了王府,又给了一大笔的安家费用。
    徒景平被接二连三的馅饼砸得快要晕头转向,然后又接到了一个旨意,让他上朝听政,一向小心谨慎的徒景平差点没下得小心肝乱哆嗦,他一向表现得非常平庸,本来以为可以小心谨慎地跟自个的几个王叔一样,将来封了王,过点花天酒地的生活,就算荒唐一点也无所谓,结果承庆帝这么一手下来,徒景平顿时心慌了。
    徒景平虽说没有得到实职,承庆帝也就是让他在朝中听政,然后又许了他内阁行走的位置,可以说,他如今哪怕是刚刚入朝,也算是有了实权了,这完全是承庆帝打算培养他这个儿子的意思啊!
    但问题是,大晋不比别的朝代,皇子自然是可以入朝参政的,可是,宗室却是没有实权的,除了宗人府那边还能管事,别的地方,你就什么也别想插手了。
    徒景平别的没有,却是极有自知之明,他虽说未必看得出来承庆帝的心思,却也明白,自己根本没什么本钱跟徒景年争,徒景年是元后嫡子,他生母却出身卑微,养母这么多年了,也不得晋位,而且养母的家族也式微,养母多年无宠,不过是依附着淑妃贤妃才得以清净度日,承庆帝给甄家升官升得很爽快,对养母的娘家却是几乎从无恩赏,自然根本不可能给他带来什么帮助。再说,徒景年做了这么多年太子,不谈那些原本做过他太傅太师的人,仅仅是詹事府出去的人,位置最高的都坐到二品三品了,可是徒景平呢,身边那几个伴读还是从生母养母娘家出来的,年纪也不大,至今连个举人都没有,如今不过是看在他的份上,得了个监生的名额,将来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便是了。
    徒景平这会儿也已经成婚,好在郡王妃韩氏也不是什么野心勃勃的人,她本就是云贵之地出身,能够离开那里,嫁到中原腹地还做了王妃已经是祖上烧高香了。因此,韩氏自然是安分守己地待在王府里面,安心享受着皇家的富贵,见徒景平烦闷的模样,直接就道:“王爷既然没有九五之思,太子殿下又是宽厚之人,王爷不妨跟妾身一般,尽情享受富贵便是了,圣上不过是叫王爷听政,王爷听听也就是了,至于别的,自然有诸位老大人操心呢!”
    徒景平自然是恍然大悟,他这辈子就没得到过承庆帝的什么父爱看重之类的,也不会相信承庆帝让他入朝,是对他有什么特别的期待,他压根不需要做什么贤王,做个闲王已经足够了,难不成承庆帝还能责怪他太过无用不成。
    因此,徒景平入朝之后,算是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问起他的意见,他就跟墙头草一样,哪边风头大,就倒向哪边,反正就是唯唯诺诺,只知道附和别人的意见,闻到他的想法,立马一副儿臣愚钝的模样,承庆帝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到了后来,徒景平连上朝都不积极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天找着乱七八糟的理由叫自个的长史给自己请假,反正他也没有正式的职司,而且他一个皇子郡王,又正规请假了,哪怕理由有的地方显得荒唐,比如说,自个养的马要生产了,这跟他一个郡王有什么关系,总不能叫人按照一般迟到旷工的规矩,押了一个皇子去打板子吧!
    徒景平一番作态,大家都明白了,这位压根没有上进之心,不过是混混日子罢了。徒景年虽说不觉得徒景平会给他造成什么麻烦,不过他这般识相,徒景年自然也多有表示,比如说,稍微提携一下徒景平生母养母娘家的人什么的,又嘱咐了内务府,免得他们捧高踩低,糊弄没什么实权的显郡王府。
    承庆帝又不止一个儿子,徒景睿、徒景清、徒景逸也都长大了,虽说还不到十五,但是十二三岁的人,在这个年代,也算是大人了,因此,这三位没多久就被纷纷塞到六部学习去了。
    很显然,除了不怎么多嘴,暂时也没什么别的想法,进了礼部之后就摆出一副纯学习,不管事模样的徒景清,徒景睿和徒景逸简直颇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一个个满怀雄心壮志,分别进了刑部和户部,准备大干一场了。
    徒景年实在是懒得理会他们,说实话,在他看来,这几个弟弟实在是太生嫩了。没错,徒景年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结党营私的想法,在朝堂上,也不会刻意针对谁,问题是,他参政这么多年,多次监国,各个部门几乎都有詹事府出去的人,不用他结党,朝堂上已经有不少是明显打着太子标签的人了,更何况,他占了名正言顺的优势,就算是那些算不上站队的人,一般也是中立倾向于东宫的。
    徒景年做了这么多年太子,又有承庆帝几乎是手把手教导,为人处世的态度,做事的手腕才算是日渐成熟了。而徒景睿,虽说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态度,但是,做得也太刻意了。而徒景逸呢,自诩天之骄子,又太过傲慢,最重要的是,他们上了这么多年的学,谁也没教过他们应该怎么做事啊!
    何况,六部那些官员哪个是省油的灯,哪怕其中有投靠了他们的人,但是,却也不可能真的将自个做官的把戏叫人给看透了,那纯粹是祸害自个呢!因此,虽说平时殷勤无比,但到了实质问题上,一个个虽说不是顾左右而言他,却也总能把他们忽悠得云里雾里的。
    因此,两人到了刑部户部之后没多久,就被各种卷宗给淹没了,刑部的是诸多陈年的案卷,户部的是各地乱七八糟的账册,只叫他们看得头昏眼花,哪里知道里头的玄机,自然更加没有时间去拉拢官员,培养心腹了!尤其他们如今还没开府,每天在宫门下钥之前就得赶回宫中,若是想要在宫外落脚的话,还得得到承庆帝的同意才行,因此,哪怕是想要招收几个幕僚,也是暂时做不到的。
    问题是,承庆帝怎么可能让他们几个半大的孩子住在宫外,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说不得就有什么不轨之徒盯上他们了,虽说未必有人敢对他们不利,但是,要是引诱他们几个半大的孩子学坏,还是很容易的。
    因此,他们进了各部快半年,还没什么进展,偏偏他们一心要做出一点成绩来,好给承庆帝展示一下自个的能耐,自然不能跟徒景平、徒景清一样,随便糊弄过去。
    承庆帝自然知道两人这些日子以来的成果,不免有些失望,徒景年当年是两世为人,哪怕藏拙,但是当年也是一点就通,甚至是举一反三,做事很有章法。偏偏徒景睿跟徒景逸,被下面的官员糊弄了这么长时间,还在跟那些陈年旧事较劲。这么一比,承庆帝都觉得灰心了,一方面觉得,自己调教出来的太子实在是非常能干,不像是被宫学里那群腐儒交出来的几个儿子,简直是蠢材。另一方面,太子这般能干,别的皇子被他衬托得跟蠢牛一般,这么一来,朝中的大臣到底是支持自己这个皇帝呢,还是偏向东宫呢?
    承庆帝却是没想到,徒景睿他们这般才是正常的,他们不过是读了几年的书,宫学的先生教的都是些高大上的道理,就算有什么治国之道,也非常理想化,不合时宜。徒景年当年倒是给他们讲过一些历史,还举过一些例子,但是根本不可能涉及到实务,他们年纪小,又刚开始接触,搞不清楚状态才很正常。承庆帝自个当年之所以没这样,完全是因为他参与朝政的时候已经开府了,身边有了军师幕僚,饶是如此,也花了不短的时间,才算是将事情给理顺了。
    当然了,这样的事情很快出现了转机,甄家那边自然是发现了徒景睿的尴尬,回过头来,就找了几个人,虽说才学未必如何,但是在庶务上还算是比较精通的,然后这些人就被送到了徒景睿身边充当幕僚,徒景睿上班之前,他们必须要到,徒景睿下班之后,他们便去甄家给他们安排好的地方。
    徒景睿这边,算是入门了,慢慢开始上了手,一方面对之前那些官员敢于糊弄自己感到愤恨不已,另一方面却也更加明白了势力的重要性,仅仅有承庆帝的疼爱有什么用,下面的官员照旧敷衍你,因此,你必须还得有人!因此,哪怕心中不爽,徒景睿还是要想办法拉拢刑部这边的官员,甄家那边给了徒景睿一份名单,都是京中投靠了甄家的官员,虽说品级多半只能说是一般,但是,加起来也算是比较可观的一个势力了,有了这些人的帮忙,徒景睿算是慢慢立足稳当了,在朝中也有了自己的声音,但是他并没有发现,自个的立场,算是被甄家这伙人给绑架了。
    比起徒景睿来,徒景逸就比较尴尬了。苏家那边,倾向于现任承恩公的人更多,而且这些年来在东宫得了足够的好处,而跟着苏均的,却多半是些落魄的族人,压根拿不出手来,徒景逸入了户部,按理说,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运气,户部纵然没有吏部重要,却也不是礼部那样的清水衙门,朝廷的钱粮大半都得从户部这边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是能把握住户部,徒景逸自然有了一争的资本,然而,徒景睿那边虽说算不上神队友,但是,总算有助攻的,徒景逸这边,却多半是一帮猪队友了。
    ☆、第84章
    皇后为了自个的宝贝儿子,也算是费了一番心思,徒景逸虽说傲气,但是也不是什么不识好歹的人,他因为身边的伴读多半是勋贵出身,因此,对那些勋贵颇为亲近,等到跑到户部学习去了,苏家拿不出人来,皇后自然找了几个勋贵家帮忙,结果来了一大帮人,吟诗作赋、鉴定金石古玩什么的,这些人绝对是行家,但是这年头勋贵手上无权,要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跟皇后一拍即合,因此,在家附庸风雅的比较多,就算养上一些读书人,一般也就是充作文书的,帮忙拟一拟奏折什么的,真正才学高,精于庶务的,也没必要跑去奉承那些勋贵,哪怕找个七品父母官做个师爷幕僚,前途都比做清客强。
    最重要的是,这年头大部分的读书人不擅长算术,很多时候甚至不如女人,毕竟这年头管家的都是女人,她们是时不时都要看账的,免得被下面的管事给糊弄了。但这已经不是唐宋的时候,那时候的科举还有什么明法科,明算课之类的,如今全部考八股文,这也导致了很多读书人在算账这种事情上,委实不在行,毕竟如今什么九章算术之类的东西,已经只有少部分才回去学习了,一般学了这些的,都是去什么笔帖式之类的小官,甚至有的只能做小吏。户部这边就是如此,经常会招收一些算数比较好的人来做笔帖式,专门算账。
    徒景逸在户部这里,因为自个和手底下的人都不擅长算术,加上下面人搞出来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账册,被弄得脑浆子疼。那些送过来的幕僚也没有让他省心,他们一个个以五皇子门人自居,收受贿赂什么的干得很愉快,正事却没干多少,倒是私底下告了不少不肯给他们送礼的人的刁状,将徒景逸哄得一愣一愣的。
    听到徒景逸回来诉苦,皇后也是无可奈何,一方面暗恨娘家不给面子,自个儿子都开始入六部办差了,也不肯有所表示,导致儿子手头没有可用之人;一方面对东宫还有徒景睿那边也是痛恨不已,痛恨东宫这已经是惯性了,痛恨徒景睿也是近两年来的事情,没办法,徒景逸跟徒景睿相差不过几个月,原本儿子是郡王,人家不过是个光头皇子,自己还有点心理优势,可如今呢,徒景睿的生母除了名分上比她这个皇后差一点,有圣宠,有宫权,最重要的是,娘家很给力。徒景睿屡次得到承庆帝的夸奖,在外面已经有了经营,这么一比,自己的儿子就差远了,皇后不愿怪儿子没用,只能怪敌方太强大了。
    自从几个皇子相继入朝之后,宫中和朝堂的气氛都变得微妙起来了,徒景年感觉没什么,他所需要注意的根本不是自个那些弟弟,而是承庆帝的心意。承庆帝如今性格愈发反复无常起来,而且慢慢地不愿意听到什么反对的意见,之前服用丹药似乎留下了后遗症,承庆帝如今愈加多疑暴躁起来,而且显得颇为刚愎自用。这让徒景年感觉非常不妙,问题是,作为已经将国家当成自己掌中之物的徒景年,很难做到不顾事实,违心地同意承庆帝的想法,因此,只得努力想办法,希望从中得到一个平衡。另外,对承庆帝表现得更加孝顺起来,恨不得天天凑在承庆帝身边嘘寒问暖,每天查看承庆帝的食单,几乎是苦口婆心地劝说承庆帝不要一味吃重油重味的肉食,应该吃些清淡一点的东西,平常多出去走动走动什么的。
    承庆帝对此还是很享受的,不管怎么样,徒景年的所作所为,的确是为了自己好,也是一片孝心,虽然在顺字上差了点。但是总比那些顺着自己,不顾自己身体健康的人好。然而,年纪大的人总有些执拗之心,承庆帝一方面希望多活几年,另一方面,却又觉得活着的时候不好好享受,实在是太辜负了时光,因此,对徒景年的劝说也是左耳进右耳出。当然了,因为徒景年几乎是看得见的孝心,承庆帝对这个儿子还算是比较满意的,因此,很多时候还算能够听得进徒景年的意见,总算让徒景年轻松了一些。
    徒景年在外朝奋斗,何瑜也有些紧张起来。何瑜作为太子妃,每天都是得去给皇后请安的,那时候自然要跟一干妃嫔打交道,原本何瑜还算是笃定,现在每日里听着皇后还有那些有子的妃嫔在那里打机锋,心里也烦躁起来。
    徒景年从前朝回来,见她有些神思不属的模样,不免有些奇怪,很多时候,徒景年都觉得何瑜很是端得住,怎么这会儿竟是这般了,因此便问道:“最近怎地这般焦躁,可是身体有什么不适?”
    何瑜回过神来,勉强一笑道:“近日听母后还有几位妃母说起几位弟弟的事情,不知道他们今日在六部如何了?”他们没给太子你添什么堵吧!
    徒景年会意,轻声道:“他们几个年纪也不小了,父皇让他们进六部也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能力,不会出什么岔子,无需太过担忧!”没事,几个小屁孩翻不起大浪来!
    何瑜虽说觉得徒景年过于乐观,不过还是松了口气,不再在这事上多说,而是笑道:“今儿膳房那边说下面进上了一些新鲜的鱼虾,妾身瞧着殿下一向喜欢这些,便叫他们做上几样,进上来,殿下不如尝尝看?”
    徒景年笑道:“既是如此,我自然是要尝尝鲜的!”
    何瑜当即吩咐宫人传膳,结果在鱼汤端上来的时候,何瑜不禁干呕起来,徒景年一愣,继而有了猜测,直接吩咐道:“来人,传太医!”
    下面的人自然也有猜测,因此过来的便是擅长妇科的陈太医,隔着帕子把过脉之后,陈太医脸上露出了笑意:“恭喜殿下,太子妃娘娘这是又有喜了!”
    徒景年本就有了预料,因此也没有失态,笑道:“果然是喜事,全福,赏陈太医!”全福自然是很爽快地给了陈太医上等的赏封,整个东宫自然又是一片欢喜。
    太子妃再次有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东宫,先来的却是阿明,阿明有些好奇地问道:“爹爹,嬷嬷说母妃肚子里面有宝宝了,是真的吗?”
    徒景年也不管什么抱孙不抱子的规矩,上前抱起阿明,笑道:“是啊,阿明以后就有弟弟妹妹了,高不高兴啊?”
    阿明咬着大拇指:“弟弟妹妹好玩吗?”


同类推荐: 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九零千万富翁的独生女王爷每天都想以身相许(重生)穿成恶毒反派们的替嫁小师妹重生一九零二窃国大盗穿越之平淡人生娇花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