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文学
首页九零年代当团宠 九零年代当团宠 第166节

九零年代当团宠 第166节

    出了库房,又去后面的工坊找阿公。
    里面好几个男人在做活,从年轻的到年老的,都在一丝不苟的做着自己的事。
    阿公在天井那里坐着雕刻一只杯子。
    “阿公在帮我做结婚用的器具。”
    虽然最初的胚型得他自己动手,但最后一步的雕刻和打磨还是阿公亲自动手的。
    因为是结婚用的,雕刻的图案是他们这支崇拜的图腾,代表了婚姻和繁衍的意思。
    张齐祥对这些手工艺品的喜爱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每天天一亮就拉着村长家两个小孩出门。让对方带他去拍各种特色的手工艺品和建筑。按天给报酬,虽然不多,一天十几二十块,到他们走的时候,也有好几百了。
    陈怡歆跟张齐祥的目标不同,她更偏重民生一点,会跟佟月一起去找女人们聊天,去帮她们下地摘菜,看她们洗衣做饭做手工。
    很多数据和想要知道的信息就在这三言两语之间被陈怡歆掌握并记录下来。佟月最初还疑惑为什么每天都干这样的事,难道不应该找人直接询问吗?
    等到预计离开的时间到来的时候,她看到了陈怡歆的笔记本,才惊觉对方做了什么。
    看到她如同遭受重大打击的表情,童浩还有点担心的私下问她出了什么事儿。佟月只表情复杂的看着他,说自己从来没觉得自己笨,但现在,她怀疑自己读的大学是真的还是假的了。
    童浩没听懂,疑惑的摸了摸脑袋,耸耸肩,没再关心她,转头干自己的工作去了。
    第三百零六章 申请项目
    花了十来天时间,把能打听到的资料都记录上了,剩下的一些具体的数字还需要走官方途径才能确定。
    这期间陈怡歆都有跟老师电话联系,关于数据和统计分析方面的问题,两人也隔空交流了几次。
    “歆歆,明天就要走了,你有没有要买要带的东西?”
    张齐祥就买了不少,还跟村长大儿子说好了,让明天专门跑一趟帮他送下山去。
    陈怡歆没有其他喜欢的,就买了两套竹制的茶具。
    一套不含茶壶的茶具一共不到一百块。这性价比简直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除开这现成的两套外,她还下了一张二十套的订单。这二十套除开两套用了他们这个民族的图腾图案外,其他的都会在半个月后,按照收到的陈怡歆传真过来的图纸进行制作。
    “刚才你在跟村长说什么logo。那是什么东西?”
    “一个独有的广告标致图案。比如他们这个村的logo就采用了他们民族文字中的某个字,配上图腾图案,就组合成了他们村的logo。以后不管是绣品还是木雕,从他们村的工坊中统一出货的,都可以打上这个图案,形成一个品牌。”
    具体的操作还需要有人来手把手的教他们,这部分工作可以由上级主管**来安排。
    “难怪你让我带了一整套的东西回去,是打算给县上的主管领导进行演示的?”
    佟月的反应要快很多,毕竟也是学商科出来的,很多东西是她没想到,点通之后就很容易理解了。
    一旦想通之后,她的思维发散极快,很多书本上学到的案例,加上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信息上获得的咨询很快在她脑袋里重组,形成一条条可以探索的思路。
    相较于佟月来说,其实陈怡歆的思维创新能力要差很多,但她的优势在于构建。她可以从无数的信息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东西,构建出一个发展的框架,至于框架里需要填充的内容,她不需要去亲自寻找。
    这是两种不同的能力,无所谓谁高谁低,但是框架束缚了内容,内容掣肘了框架。
    所以在这个层面来讲,框架起的是引导作用,更为抽象一些。
    “歆歆,不,陈老师,我想申请组建一个小组可以吗?”
    佟月的要求很让陈怡歆意外,但是在对方诉说了自己的想法后,她却觉得很有必要,而且对她的工作更有帮助。
    不过这个事情不是她说了能算的,还得请老师出马。
    “你总是给我带来惊喜。”王教授笑了一声,“如果你觉得有必要,那就去做。当地**不能提供也没事儿,我这边可以申请项目,然后从学校里抽调人员配合你。”
    经过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电话交流,王教授跟陈怡歆敲定了大概的章程。
    申请项目,组织人手,都需要时间。而这一段等待的时间则足够让陈怡歆和佟月张齐祥把这次的行动进行总结,并形成论文提交给当地**。
    第二天,陈怡歆把两套茶具分别寄了出去。
    一套给王教授,一套给张教授。其他人的礼物就得等到后续的二十套到手之后再说了。
    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这些工作很繁琐也很枯燥,张齐祥帮忙了两天之后就彻底发疯了,打死都不肯再进小办公室,而是拉着童浩去了周边拍摄风景照。
    原本陈怡歆是被安排住在市委招待所的,但是目测这项工作要进行的时间不短,她干脆就直接在市委家属院旁边买了一套新房。
    这边的新房都不高,最高五楼,六楼是一个大平层,有安全门可以进出。上面修建了统一的晒衣服晒被子的地方。
    陈怡歆买的一楼,直接买了两套。这边的房价太便宜了,让她有种买到就赚到的诡异兴奋感。
    因为地段好,买在这里的人素质不会太低,所以很少有人往楼下扔东西什么的。
    一楼前面是公共绿地,后面有个二十多平米的小花园。两套房子连通后,整个花园面积高达五六十平米。而且她买的位置处于内角落那边,开发商直接把拐弯那一块的绿地全部划给她了,算是赠送的花园面积,加一块儿至少有一百来平米。
    她直接在那边修了一件茶室,面向花园这边的是玻璃墙面,出门就是一条人造溪流,左边靠墙有个二十来平米的鱼池,右边是做了造型的花园。
    两套房子,每套的面积相同,都是一百二十四平米。保留了一个厨房,另外一边的厨房则弄成了小酒吧。
    她买房加装修一共才花了五十多万,但对这边的普通人来说,已经是相当阔气的行为。
    甚至佟月都说她买这里的房子不如去买别墅了。
    陈怡歆跟装修公司确定了设计方案后,带着他们回到了自己临时租的房子,就在隔壁市委家属院里面。
    “你懂什么。”她端了茶水零食出来招待佟月和她的两个同学,“别墅那边荒山野岭的,不管是安全性,还是生活舒适性跟这边都没法比的。而且我这房子挨着市委家属院,至少安全上很有保障。再说了,大隐隐于市,你怎么知道你楼上住的小老头会不会就是本地知名企业家呢。”
    “不能吧!”三个小女生嘻嘻笑着,“我看电视上演的,那些有钱人都住大房子,就算不是别墅,也是那种高档小区了。”
    隔壁的小区虽然也不错,但实在称不上高档。
    毕竟临靠市委,低调有内涵才是他们的风格。
    佟月带同学过来,就是想要找机会加入陈怡歆的团队。她聪明能干,情商也不低,带来的两个同学家里在**都是有关系的。其中一个是扶贫办住人的侄女,另一个是开发司某科长的小女儿。
    他们这边很多人都是少数民族,所以计划生育方面要稍微宽松一点,基本上很多人家里都有两个孩子。包括佟月,她有两个哥哥,二哥身体不太好,父母后来又要了她。
    像他们这样的团队,除了做实事的,也必须有负责联系的外勤,而在本地有关系的当然更好。
    比如扶贫办的那位,跟下面各乡县的关系肯定不错,他跟下面打个招呼,接待方都要认真些。
    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有时候适当的妥协反而更容易完成工作。只要在法理情理之内,他们都不会直接拒绝。
    第三百零七章 小团队组建
    具体的团队没有成立之前,王教授同意陈怡歆自建一个小团队,协助她做数据收集和市场分析的工作。
    这个小团队的人听陈怡歆的安排,工资从公司这边走,算是外聘外包人员。
    大概过了半个月的样子,负责这边片区的项目经理从公司行政那里知道这事儿之后,送了个人情。主动把佟月介绍的两个女孩子安排进了本地的项目组,关系挂过去,上班还在陈怡歆这边。
    他们项目组跟总公司那边是挂靠关系,借用公司的名义,财务独立核算,每年公司从他们账上抽取交易额的一定比例作为挂靠费用。
    那俩女孩子想要进**单位也不是不行,但是得去下面的乡村上班,两人不乐意。现在到了公司这边,有了正式的编制,工资比单位只高不低,还有奖金和年节礼物,出去跟小姐妹聊天都能昂起下巴了。
    收集数据,分析,形成报告,花了快两个月时间,他们完成了第一期的工作。
    报告递交给公司和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之后,他们这个小组打算提前进入第二期的数据收集阶段。
    这一次的目标放到了附近的三县四镇上。
    三个县相邻,中间是一座内陆湖,面积不小,沿湖生态保持得非常好,是国内相关自然研究所首选的研究点。
    四个镇也是沿湖分布,其中两个镇同属一个县,但是发展上却有着天差地别。
    没错,这次出来收集资料,他们选择的不全是贫困县镇,而是分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一个代表,但是贫困镇有两个,位于湖的东西两方,正好隔湖相对。
    从省会出发,沿着国道走两百来公里,就是那座生态湖。他们落脚的第一个地方是中等发展的那个乡镇。
    这个镇早年很出名,在历史上也有名字的那种。解放后的发展不快不慢,加上这里交通还行,所以看上去大家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但仔细分析一下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位置,能清晰的发现这个镇的发展其实是滞后的。
    只是在周围发展得更差的地方衬托下,让它感觉没有那么差而已。
    “这句话归纳一下,就是‘全靠同行衬托’。但凡它的附近有个发展稍微快一点的,大家就能理解它有多慢了。”
    住下来之后,一行人休息了一会儿,出来找晚饭吃。
    他们住的是镇**的招待所,位置很不错,就在江边。
    河对面是铁路,离镇有三十来公里的地方,是火车站。货运比客运繁忙。
    “听说省上在规划高速公路,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动工。”
    陈怡歆一边吃饭一边抬头看奔驰而过的列车,挑了挑眉。
    要是她没记错,到她死前这条传说中的高速路才开通,算起来至少还有个十几年。
    想想也能理解。这边的地理条件实在太差了,施工的难度大不说,还特别危险。
    一条在平原地带三年能建好的路,搁这边穿山越岭的,没个七八年十来年都别想建成。
    到后期,工程设备的技术突破后,很多方案才能得以实施。而在现今阶段,光是打通那几座大山就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边的环境很不错,空气尤其的好。
    就是城市建设有点滞后,特别是他们吃饭的沿河两岸十分的糟糕。
    不是说建筑不好。其实这边临水的很多建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但是有历史感跟脏乱差并不等同。
    他们沿着河走了一截,道路泥泞不堪就不说了,污水直接排放入河中。甚至他们在桥边还看到有人直接把厕所的水管通到水里的。这简直让人感觉到恶心。
    “其实怎么说呢。”对这些比较了解的圆圆苦笑着解释了一下,“这些人祖辈都是这样的生活的,对他们来说,从小到大都是看着父母这样做,所以也并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但是因为人口增长的问题,这方面的生活污染的确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我听家里长辈说过,很多地方的**都在改革这个问题,就是成效不大。”
    毕竟改造是要钱的,这个钱不可能全由国家拨款,地方还得自己出资。连工资都发不上的地方,谁愿意把钱花到处理这些“小事儿”上来。
    “我听我哥说,他们单位今年有文件,说要加大整治力度。首先就是要修河堤,然后逐步改造沿河民居的排污系统。这个地方我也挺我哥说了,好像他们打算增加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应该是下决心要治理的。”
    下游的桥能过汽车,但上游是架木桥,重修过,除开自行车和摩托车外,机动车一概不许通过。
    “这桥最早是有廊桥的,但是后来发洪水还是怎么回事,桥出了问题,然后上面的风雨廊被拆了,下面的桥身加固过。”
    “为什么不重修成风雨廊桥?”
    “这不是想要跟国际接轨嘛。”圆圆插了一句,“我觉得他们也是魔障了。这个镇在历史上都挺有名的,为什么不打造成历史文化名城呢?非要弄什么国际化,现代化。你们看新城那边,修起了都没多少人愿意搬过去。”
    他们开车过来的时候就发现了,新城在河对面,占地面积不小,修得也挺整齐的,但是路上鬼影都看不到几个。老城这边就不同了,虽然道路不好,地砖都是坏的,但是架不住人多车多,跟新城完全像是两个世界。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张齐祥拉着童浩当助手,又开始了他的拍摄。


同类推荐: 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九零千万富翁的独生女王爷每天都想以身相许(重生)穿成恶毒反派们的替嫁小师妹重生一九零二窃国大盗穿越之平淡人生娇花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