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文学
首页神圣罗马帝国 第616章 引爆

第616章 引爆

    灿烂无比华丽当空的骄阳;轻柔飒爽撩人心田的微风;古老悠扬无尽绵长的钟声;万籁俱寂浩渺无垠的夜空;璀璨夺目华美耀眼的星辰……共同点缀了初夏的绚丽多姿。
    维也纳宫正在举行音乐会,这是这个年代为数不多的娱乐之一,也是奥地利的最高音乐盛典。
    本来弗朗茨还准备搞一个颁奖典礼的,只是考虑了一下自己的欣赏水平,最后还是果断放弃了。
    音乐评奖非常的麻烦,每个人的爱好都不一样,操作不好容易闹出笑话。
    经历了大革命,正是奥地利音乐创作的高峰期,许多经典音乐问世。
    弗朗茨对欧美乐坛不熟,哪些是原时空有的,哪些是蝴蝶效应下产生的,他也搞不清楚。
    反正听着就行了,有资格进入维也纳宫表演,本身就是一种认可。这方面就不得不提已故的拉德斯基元帅,每次音乐会的招牌都是《拉德斯基进行曲》。
    这是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1848年的作品,故事背景是奥撒战争中奥地利军队取得大胜,为了庆祝胜利而产生的。
    进行曲本身有炫耀哈布斯堡王朝武力的成份,再加上老元帅的名头,政治上天然就有加分。
    在维也纳政府的推广下,现在《拉德斯基进行曲》已经传遍了大半个世界,成为了奥地利音乐的代表。
    弗朗茨也很喜欢这首进行曲,每次维也纳宫的音乐会都被当做压轴曲,在奥地利音乐界的地位可见一斑。
    经济危机迫在眉睫,弗朗茨可没有心思欣赏音乐会。包括维也纳政府高层,都只能遗憾的错过这次音乐盛典。
    也不能算错过,他们在音乐会隔壁,还是能够欣赏到音乐,只是大家还在议事。
    弗朗茨沉声问道:“局势已经失控了么?”
    首相费利克斯回答道:“国内的情况,总体上还算稳定。罢工事件正在平息中,绝大部分企业都和工人达成了共识,已经开始恢复生产。
    国际上就闹翻天了,不少国家都已经出动军队镇压罢工,局势非常的紧张。这个时候又出现了股灾,经济危机恐怕在所难免。”
    派军队镇压罢工,这不是个例,在19世纪是经常发生的。原时空俾斯麦“铁血宰相”的名头,其中“血”字,就是镇压罢工得来的。
    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很多,不能单纯的用对错来概括。不同于奥地利对地方控制足够强,警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维护秩序。
    很多国家在罢工事件爆发后,根本就没有作为。任由资本家自行处理,在争吵中冲突升级几乎是必然的,发展到后面就出现了打砸机械设备、破坏基础设施……
    其中一部分被资本家血腥镇压了下去,另外一部分则是工人在冲突中获得了胜利。获得胜利不等于结束,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如果工人中有人能够约束众人还好,可以理性的争取权益;要是丧失了约束,只要有一两个冲动的,局面很快就会失控。
    为了尽快稳定局势,政府必然会选择镇压。到了这一步,对错已经无关紧要,官僚们只是需要尽快平息混乱、稳定局势。
    事后追究责任,倒霉的多半是没有话语权的普通工人。就算是政府中有人同情他们,也会倒在资本家的银弹攻势之下。
    在弗朗茨看来,导致悲剧发生的主要元凶,实际上还是政府不作为,或者是故意偏袒资本家。
    在他的蝴蝶效应下,现在欧洲各国基本上都有《劳工保护法》,如果政府提前介入,在法律框架内调解劳资冲突,要避免暴动还是不难的。
    只是这么一来,资本家想要获取更大的利益,就难了。绝大部分企业都达不到《劳工保护法》上标准,要不然也不会出现波及全欧洲的大罢工。
    奥地利罢工浪潮被遏制住,除了资本家担心罢工影响生产外,他们还担心爆发罢工事件后政府介入,查出了他们违反《劳工保护法》的事实。
    不少资本家在罢工苗头出现时,及时采取了措施,增加了部分待遇,安抚住了工人。
    至于爆发罢工的企业,一部分是脑袋不够灵光,没有意识到危险;另一部分则是在利益面前犹豫不决,反应慢了一步。
    实际上人工待遇,通常都是随市场行情走。如果其它工厂待遇都增加了,你还继续原地踏步,估计要不了多久,有能力的工人都跑光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工成本上涨是必然的结果。这也是促使生产力进步的动力,没有这些压力,资本家和不会主动进行技术革新的。
    罢工影响不光是企业生产,同时还有消费市场的萎缩。罢工期间没有工资,大家不得不节衣缩食,购买力自然下降了。
    加上股灾,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情况严重的可能还会直接破产,一定周期内社会失业率上涨。
    爆发经济危机的条件,已经具备了。本来奥地利自身就陷入危机中,国际市场又不好,上帝都没有办法阻止危机爆发。
    望了望窗外,弗朗茨狠了狠心:“那就早点挤掉这颗毒瘤!”
    毒瘤这玩意儿,越早治疗,恢复的越快。要是拖到最后,毒瘤壮大的无法控制的地步,那就是要人命了。
    经济危机也是有利有弊,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严重的损失,同样每一次经济危机也会带来大量的机会。
    本质上来说,经济危机是市场的自我调节修复。把跑偏的经济,重新拉回到正确发展的轨道上。
    反正大移民战略才刚刚开始,无论经济危机中增加多少失业人口,都有地方去。
    ……
    随着弗朗茨的一声令下,维也纳政府采取了保守经济措施,放弃了最初的救市计划。
    1876年6月18日,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奥地利央行宣布收缩银根,将存款基准利率上调16%。
    在市场上最缺钱的时候收缩银根,这哪里是在“救市”,分明就是落井下石。
    奥地利国内银行众多,央行和后世美联储的功效差不多,可以监管、影响金融市场。央行上调基准利率只是建议,但并不能强迫所有银行都提高银行存款利息。
    实际上为了吸纳存款,绝大部分银行的存款利息,都是超过基准利率的。
    在此之前,奥地利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1%,即便是提高16%,也不过1.16%。
    这个数字还是低于市面上各大银行的存款利率,但是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通过央行的措施,大家都清楚了维也纳政府接下来不会出资救市,这让很多投资者感到绝望。
    聪明人已经意识到了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纷纷筹集资金过冬,股市变得更加萧条了。
    1876年6月24日,慕尼黑维达纺织厂因为资金链断裂,向慕尼黑政府申请破产重组获得批准,从而拉开了经济危机的序幕。
    紧接着在短短一个月内,又有包括三十家上市公司在内,共计两百余家企业向政府申请破产重组,四百余家企业直接宣布破产,经济危机在奥地利全面爆发。
    企业大规模破产,罢工浪潮自然也就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失业潮。
    社会舆论也混乱了起来,资本家们开始疯狂甩锅,把经济危机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工人罢工。
    这没有任何作用,在二次工业革命的风口上,跟不上时代,选择了逆风而行,自然会被市场淘汰。
    “罢工事件”只是导火索,在这新旧交替的时间点,本身就是危机与机遇同行。
    受奥地利经济危机影响,很快俄罗斯帝国、德意志联邦帝国也紧随其后,相继爆发了经济危机。
    这只是一开始,剩下的欧洲各国很快就被牵连了进去。到了8月份的时候,经济危机登陆伦敦,全欧洲所有工业国全部沦陷。
    看着大家一起倒霉,弗朗茨就放心了。这才符合资本主义经济的市场规律,距离上一次经济危机已经快十年了,市场怎么可能不出问题呢?
    事实证明,问题早就积累了起来,只差一根导火索引爆了。
    又一轮的大鱼吃小鱼游戏开始,眼睁睁的看着财团的势力不断壮大,弗朗茨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然而,残酷的现实告诉他,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无法阻挡规律,不是个人所能控制的。
    除了成为其中的一员,尽可能去掌控这些新势力,弗朗茨也无法逆流而行,杜绝财团产生。
    说白了,打压的了国内财团,却无法限制国际财团。某些君主、大贵族或许有所察觉,在资本市场上,弗朗茨也看到了他们的身影。
    显然,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聪明人。如果没有两次世界大战,恐怕君主制、贵族也不会没落的那么厉害。
    当然,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的。前世弗朗茨只是普通人,能够接触的圈子恰好处于社会最底层,根本就够不到上层建筑。
    网络上看到的只能当参考,真要是全部当成了真理,他早就被坑死了,也不可能活得这么滋润。
    财团出现是市场规律,但是谁在主宰财团,这就有待考证了。至少这个年代,贵族手中的实力还远比资本家们强。
    据弗朗茨所知,欧洲很多大资本家背后都有大贵族的影子。要不然在这个黑暗的时代,他们早就被人吞掉了。
    好吧,弗朗茨也是这么玩儿的。除了明面上的皇室产业外,大部分产业同样是采用暗中控制,在背后遥控指挥。
    没有办法,这些产业全部放在皇室名下,实在是太拉仇恨了,皇帝也会怂。


同类推荐: 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九零千万富翁的独生女王爷每天都想以身相许(重生)穿成恶毒反派们的替嫁小师妹重生一九零二窃国大盗穿越之平淡人生娇花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