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文学
首页走进不科学 走进不科学 第1210节

走进不科学 第1210节

    在2023年,被发现的基本粒子主要由四大类构成:
    夸克、轻子、规范玻色子和希格斯粒子。
    这四大类粒子,又分成61种微粒。
    也就是12种轻子:
    电/缪/t子+3代中微子,正反x2。
    (正/反)*(上/下/奇/粲/顶/底)*(红/蓝/绿)36种夸克;
    光子一种、z/w^+/w^-子三种,8种胶子以及一种希格斯粒子。
    但在眼下这个时期。
    物理学界对于粒子物理的了解仅限于寥寥四种:
    光子、电子、第一代中微子、缪子……然后就没了。
    没错。
    和太监的下面一样,没了。
    剩下的那些粒子中。
    t子要在1977年由马丁·刘易斯·佩尔发现。
    z/w玻色子要在1983年被cern发现——不过它被计算出来的时间要早点儿。
    胶子则是在1979年被丁肇中找到的。
    至于希格斯粒子就更别提了,2012年才被从高能级区间里翻出来。
    至于36种夸克……
    它连模型都要在3年后才会被盖尔曼提出,并且直到十多年后才会被证明夸克的存在。
    换而言之。
    在眼下这个时期。
    你要是说谁都想不到中子之下还有结构那肯定不至于,毕竟这个时代早就脱离近代物理学的范畴了。
    但如果把条件限制成了解这个结构有多深,知道它的意义有多重大,那么最终的答案显然就是只有徐云一人。
    后世他和中科院花了无数心血,在发布会上近乎赌上了一切,也不过是为了让微观粒子中加入孤点粒子这么一颗新成员而已……
    但在如今。
    尚未被物理学界发现的微观粒子,何止是一颗两颗那么简单?!
    摆在徐云面前的,可是整个基础粒子模型!
    而发现这些粒子的重要工具,便是剑桥大学的那台串列式粒子加速器。
    诚然。
    区区80mev的能级,想要找到希格斯粒子肯定是白日做梦。
    但t子、z/w玻色子和胶子的发现能级,却完全在它的运作范围之内。
    同时如今的物理学界还在对杨老提出的杨-米尔斯场进行着缓慢消化,实验只能进行暴力破解,这个情况要一直持续到特·胡夫特横空出世才会停止。
    所以不夸张的说。
    虽然剑桥大学将那台加速器视为珍宝,但只有徐云才懂得它的真正价值。
    如果这种机会都不把握住……
    那徐云还是人吗?
    “中子之内啊……”
    就在徐云心绪缥缈之际,一旁的钱秉穹忽然开口了。
    但他询问的对象却并非徐云,而是表情有些微妙的陆光达:
    “陆主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咱们国内对于中子的下层模型,似乎也做过一些分析研究吧?”
    陆光达原本在想的也是这事儿,闻言立刻点了点头:
    “没错,目前咱们原子能所理论室的朱洪元同志,以及北京大学胡宁同志带领的项目组都曾经对这方面进行过研究。”
    “其中胡宁同志研究的相对深入一些,在基本粒子su(3)对称性理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遗憾的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资料没法继续下去——我们手上唯一的参考资料只有一张强子质量谱。”
    “在来基地之前我曾经和胡宁同志聊过一次,他将这个可能存在的模型称之为元强子——哦对了,咱们基地的何祚庥同志也参与过相关研究。”
    “如今朱洪元同志他们一直在打报告申请,希望能够组织一次比较高规格的国际会议,与外界的学者进行一次讨论。”
    “就算请不到海对面或者欧洲的学者,能找来霓虹、马来甚至巴基斯坦的也行。”
    元强子。
    听到陆光达说出的这个词,徐云的眼神便是微微一动。
    很早之前提及过。
    盖尔曼在1964年的时候曾经独立提出过夸克模型,但当时为了不被人打死,他死活管这玩意儿叫做数学概念。
    这种能躲就躲的做法相当于后世流量被扒出来炒粉加鸡精了,但社交平台上却装死啥都不说,还跑去国外开演唱会卖惨。
    后来随着丁肇中在1974年先生发现了j粒子,夸克模型才总算是被证明无误。
    但鲜少有人知道的是。
    当年的兔子们距离夸克模型,也仅仅有一步之遥罢了。
    这个一步之遥便是元强子……也就是层子模型。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60年代初,比现在晚个两年时间吧,全国粒子物理理论队伍仅有上百号人。
    他们的祖师爷是赵忠尧院士,不过实际师承则大多是由张宗燧、胡宁、朱洪元三位院士传授。
    例如后来赫赫有名的戴元本院士,就是张宗燧院士的研究生。
    当时朱洪元院士是国内为数不多了解量子场论的人,算是国内量子场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得知了盖尔曼提出了夸克模型后并没有排斥这个模型,而是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后来他一力促成被打、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和原子能研究所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专门用于研究夸克模型。
    后来经过仔细推导。
    朱洪元院士从强子具有内部结构这一物理图像出发,创新地提出强子是由物理上真实存在的下一层次的基本成分元强子构成的束缚态,并且将其名目为元强子,后来正式改名层子。
    但遗憾的是。
    当时由于缺乏足够的计算资料,整个小组的计算过程遇到了很大的阻碍,最终只能无奈停止研究。
    举个例子。
    强子内部的运动,可以作非相对论近似。
    但强子作为一个整体运动,必须具有相对论协变的性质。
    所以必须要先计算中首先在强子静止坐标系,然后应用洛伦兹变换得到相对论强子波函数,对于物理过程利用强子内部波函数以及物理过程中初、终态强子波函数的重叠积分将这些物理过程关联在一起,才能给出给出较确定的理论预言。
    根据后世解密的手稿。
    当时北大的几位老师已经利用su(6)对称性质和相对论波函数的普遍性质,系统地表达了模型计算结果。
    但在su(3)对称性及相对论协变的束缚态波函数推导的时候,国内却连一张束缚态的物理图像都拿不出来。
    没有这种数据参考,你让高斯黎曼来计算也不可能算出什么结果。
    于是朱洪元院士他们只能将这个理论以一个猜测的方式,发在了国内的物理期刊上。
    这些期刊又由于封锁的原因,无法被国际知晓。
    于是乎。
    这个比国际上同类相对论夸克模型要早最少两年的模型,就这样遗憾的夭折了。
    这事儿可不是啥yy,温伯格在《最初的三分钟》就曾经亲自提及过这事儿:
    “燕京一个小组的理论物理学家长期以来坚持一种类型的夸克理论,但将其称之为层子,而不称之为夸克,因为这些粒子代表比普通强子更深一个层次的现实。”
    不夸张的说。
    倘若当时兔子们能够完成相关推导并且发布出去。
    那么后世粒子物理领域兔子们最少也能分到一杯羹,而不用在低能级粒子全被找光后考虑要不要花大代价建高能级的粒子对撞机了。
    正因如此。
    如今骤然听到陆光达提起层子的消息,徐云的心中不由便泛起了一股波动。
    层子模型所提及的那类强子便是中子和质子,如果能把串列式加速器拿到手……
    呲溜。
    随后徐云抹了把并不存在的口水,继续起了对陆光达的安利:
    “陆主任,您说的层子我不太了解,不过中子内部一定存在有更小的模型,我个人认为应该可以视作一个定论。”
    随后他顿了顿,继续拿起笔写了起来:
    “陆主任,根据yang-mills理论,电磁力对应u(1)群,弱相互作用力对应su(2)群,强相互作用力对应su(3)群,这点您应该了解吧?”
    陆光达点了点头。
    yang-mills理论。
    这他怎么可能不懂呢?
    毕竟这个理论的命名者之一,便是他的至交好友啊……
    徐云对于陆光达的回答并不意外,因此很快便继续写道:
    “自由费米子场的拉氏密度是l=ψ-(iγuau-m)ψ,根据yang-mills理论,若拉氏密度在su(n)定域规范不变,则需引入规范场。”
    “此时空间导数变成协变导数,也就是du=au-igtaaua。”
    “接着写出颜色空间的d分量duij=δijau-igtijaaua,du只需满足:(duψ)′=uduψ→(au-igtaau′a)ψ′=u(au-igtaaua)ψ可以得到规范场动能项……”
    数分钟后。


同类推荐: 轮回修真诀神医蛊妃:腹黑九爷,极致宠!礼服上的玫瑰香护使。PROTECTERS别偷偷咬我斗罗:我杀戮冥王,护妻千仞雪他在遮天修灵性人在遮天,修炼神象镇狱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