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文学
首页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71章 从今天起,河东就姓王了【改】

第71章 从今天起,河东就姓王了【改】

    第71章 从今天起,河东就姓王了【改】
    徐晃担心激起俘虏兵变,所以站出来劝谏:“还请主公三思,若杀死韩暹,恐怕白波余众会选择负隅顽抗到底。”
    此话言之有理,可王景却不想用这种留有隐患的方式来收买人心,因而摇头说道:“韩暹等人纵兵劫掠州郡,裹挟百姓为贼,使得河东处处烽烟,此等首恶,不杀不足以震慑宵小。否则天下人人都想着杀人放火受招安,这百姓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可是……”
    “公明,我知你意。放心吧,我非滥杀之人,此举只为诛除首恶,余众可以轻判,就算有罪,也可以让他们通过劳动改造来戴罪立功。反正眼下河东郡百废待兴,水利设施也是年久失修,正缺一些能干活的人手呢,我又岂会胡乱的大开杀戒?”
    王景想要表达的意思已经相当明显了,白波军里带头的那些人,肯定全都要杀掉一了百了的。
    毕竟在这些人都是动乱的源头,是野心家,就好像是已经吃过人的野兽,无论是什么原因,都必须死。
    否则尝过甜头,以后还想吃人怎么办?
    这群人行事作风与山贼无异,王景不可能重用他们,留着又是祸害,还不如拎出来明正典刑,表明态度。
    而对于那些被裹挟着参与叛乱的普通白波军士卒,王景还是愿意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只要罪行不是很大,基本上就是判个几年劳役而已。
    唯有那些犯下累累血案,声名狼藉的叛贼党羽,才会被王景甄选出来,然后借他们的人头一用。
    听到王景并非是要杀降,徐晃这才暗暗松了口气,随后又拱手抱拳:“属下替河东百姓,谢过主公。”
    王景见了却有些不是滋味,他心中对于叛军之中那些被官府和世家逼得造反的百姓还是抱有同情心的,若非职责在身,他其实并不想跑来镇压起义。
    但王景也也知道,白波军这么闹根本没有意义,河东需要的是建立新的秩序,而不是彻底的破坏。
    面对徐晃,王景也是难得地表明了心迹:“谢我做什么?我为大汉北中郎将,保境安民本就是我的责任,只可惜仅凭我一己之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乱世将至,百姓流离失所。眼下河东烽烟四起,我所做之事,也不过是能救一个是一个。”
    徐晃闻言却是大为感动:“晃必定誓死追谁,与主公一同匡扶大汉,涤荡乾坤,还天下以太平!”
    张辽亦是发声:“此亦辽心中所愿!”
    王景见两人有此壮志,与自己更是志趣相投,心中豪气顿生,放声大笑:“哈哈,说得好,就让我们一起为万世开太平!”
    心中涌现出的豪情壮志,让王景此刻充满了干劲,在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之后,如今的他,已经开始真正踏出了争霸天下的第一步。
    定国安邦,舍我其谁!
    王景心有所感:“当初奉孝问我的问题,如今我终于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了,人生真是难以琢磨啊。”
    明明最开始,自己只是想要做一条咸鱼而已,所求之事,不过苟且偷生。
    然而一步步走到今天,掌握武力,建立势力,拥有了一群同样心怀壮志的战友之后,王景发现自己的想法与之前已经截然不同。
    既然世道如此碍眼,那就去改变这世道!
    弱者忍受环境,强者改变环境。
    此刻的王景,已经拥有了对旧秩序说“不”的资格。
    而张辽、徐晃和荀攸等人,也都受到王景的情绪感染,心中已然将他视作一位胸怀壮志的明主。
    了足足三天时间,王景四处派人搜罗罪证,并且当众宣读之后,才将韩暹拉到刑场上当着所有人的面明正典刑,斩首示众。
    韩暹麾下的亲信,凡是有罪的,也都依法受到了惩处。
    北军讨伐叛贼,自然要先杀人立威。
    唯有先立威,之后的怀柔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否则只会被叛军视为软弱可欺。
    为了安抚因韩暹之死而开始躁动的白波军降卒,王景在处死韩暹之后,立刻便亲自宣布了优待俘虏的条例,包括发放过冬的物资,安排他们用劳作换取食物,生了病还可以安排随军的医师对他们进行治疗。
    甚至还允许降卒参与平叛,以戴罪立功的方式换取刑期的减免。。
    如此一番操作下来,韩暹军正式宣告覆灭,投降的白波军士兵也迅速归心,俘虏所居住的营地都变得井然有序起来,甚至无需派人监视关押。
    毕竟眼下河东到处都是大雪封天,逃出去用不来几个时辰就得冻死,就算不冻死也会饿死和病死。更何况俘虏的伙食比白波军好多了,傻子才跑路呢。
    王景叫来徐晃,询问细则:“公明,俘虏一共有多少人了?”
    徐晃抱拳作答,回了一句:“具体数字还在统计之中,属下估摸着,大约有五千人左右。”
    王景想了想,便又问道:“那按照我北军的征兵标准,在裁汰老弱之后,这五千降兵之中,大约可选出多少精壮?”
    北军的选人标准可不低,徐晃心中略微计算了一遍,才回答王景的这个问题:“估计能得六、七百人。”
    “足够了,兵贵精而不贵多,我可养不起这么多人吃闲饭。”
    王景得到了领地刘宏的“遗产”,眼下倒是不怎么缺钱,可麾下北军八营的近万士卒,王景给的待遇也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好,费几乎是普通汉军的三倍以上,开销着实不低,因此不能什么臭鱼烂虾都往八营里面塞。
    想了想,一些收降的老弱妇孺,也得有个去处,王景便对徐晃说道:“其余降卒,皆转为辅兵,负责粮草运输和安营扎寨之类的杂务,待遇嘛,暂时比照普通郡国兵的待遇略好了,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王景麾下的士卒,全都分成了战兵与辅兵两个大类,待遇各有差别。
    其中战兵负责冲锋陷阵,辅兵负责保障后勤,以及一些低烈度的军事作战任务,比如维持秩序清剿盗匪的治安战等等。
    徐晃也认为此举大善:“主公英明!如此划分,士气可用矣!”
    战兵获得更高的待遇,士气自然更高,也更愿意打仗。
    而且这样区分开来,也减少了战场上出现溃逃的概率,很多时候,一些明明可以打赢的战斗,就是因为有人率先逃跑,最后闹得全军溃乱。
    提前把老弱病残剔除出去,能够有效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虽然降低了人数,但实际的战斗力,却是提升的。
    北军在抵达河东之后,接连出战,两次讨伐皆是连战连捷,再加上徐晃收降了大量俘虏,兵力非但没有折损,反而越大人越多,实力迅速壮大。
    军事上的连番大胜,王景也没有忘乎所以,他召集徐晃和张辽等人过来商议:“河东乱局,不知诸位有什么看法?”
    徐晃是河东本地人,所以知道的信息更多一些,因而率先开口:“启禀主公,河东郡二十县,人口将近百万,想要真正平定叛乱,当剿抚并用,以抚为主,以剿为辅,方可真正安定人心。”
    剿自然不用多说,剿灭郭太等白波军主力,本就是此行的主要目的。
    但唯有安定人心,让当地的百姓能够活下去,才能真正平复河东的混乱局势,重新建立起新的秩序。
    张辽也同意徐晃的观点:“公明此言非虚,南匈奴内附之后,河东就一直首当其冲,因此民风彪悍,桀骜不驯。但也正因为如此,主公若真能平定此地,收拢人心,必可得数万精兵。”
    王景出身太原王氏,靠着家中的藏书以及从王云和王宏处听来的各种风土见闻,对于临近并州的河东,自然也不陌生。
    并州的雁门关,为塞北马种进入中原地区的主要输入地。
    除此之外,河东也有不少马场,因为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养马,而在河东本地,擅长马术的人同样很多,只要占据此地,完全可以征召到大量的优秀骑兵。
    唐朝就在河东设有大量牧监,马产甚蕃。
    听到张辽这么说,王景心中更加明白占据河东的重要性,此地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征战天下的人来说,都是一处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
    此前北军的战马,可都是王景费真金白银从商人手里买的,不仅贵得要死,质量还不咋样,很多都是别的势力挑剩下的。如果可以,王景还是更希望能够直接控制战马的原产地,到时候优质的战马,全都落到自己的口袋里,不仅采购的成本低了,质量还大幅度提升,同时也等同于在削弱其他竞争对手的战争潜力。
    而欲得战马,先要得河东。
    欲得河东,先要得此地人心。
    毕竟得人心者得天下!
    王景转眼就想明白应该要怎么去做,他对徐晃说道:“公明,灭韩暹你当记首功,但接下来的战事,我希望你能先放一放,我另有重任交托于伱。”
    无仗可打,就意味着无功可立。
    王景当然不是怕徐晃功高震主才打压他,而是这个战斗之外的任务确实非常重要。
    “公明你是河东本地人,有着身份上的优势,而降卒中尤以老弱居多,就算裁汰出来的精壮,在没有经过严格训练钱战斗力也难以保证。与其让他们上战场送死,不如执行更有价值的任务。”
    徐晃面露不解之色:“不知主公有何吩咐?”
    “安邑和解县,此二城皆已被我军光复,可兵灾战火之下,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如今天寒地冻的,我们总不能放任不管吧?”
    王景的想法很简单,这么多的降卒和俘虏,还有被白波军裹挟的难民,养着吃干饭怎么行?
    想吃饭就去给我干活!
    打仗暂时派不上用场,但是修修房子什么的,总没问题吧?
    徐晃则是眨了眨眼,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主公的意思是,要晃带着人去给百姓修建房屋?”
    这事儿过于离谱,以至于徐晃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才好。
    在他看来,军中的将士能够做到对百姓秋毫无犯那已经算是凤毛麟角,军纪很好了,许多朝廷直属的中央军都做不到。
    毕竟朝廷给的军饷和俸禄就那么一点,还要层层克扣,最后落到士卒手里,都不知道被打过多少折扣了。
    因此很多时候,将领为了维持士气,允许麾下的士卒劫掠百姓打打秋风的事情,可谓是屡见不鲜。
    在徐晃眼里,王景的北军已经称得上是军纪严明的王者之师了。
    至于自己的钱,去给百姓修房子,这种事情还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可徐晃哪里知道,王景这是盯上了被白波军裹挟的这些青壮年劳动力,并且已经将河东当成是自己的地盘了,因而自然是愿意砸钱下去好好经营一番。
    帮助当地居民修缮房屋,是怕他们跑了,没人给自己压榨。
    至于建造房屋给流民居住,又不是真的白送,而是用最低的成本驱使他们建造一些马场,一些农场,好方便王景日后在河东开展屯田,实现战马和粮食的自给自足。
    只是管饭,就让人给他做牛做马,这要是搁后世,王景敢这么干,怕不是得进去吃上几年牢饭。
    可是在东汉末年,王景肯给流民管饭还包住,就已经胜过全天下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以上的世家和豪族了。
    因此作为河东本地人,徐晃对于王景的这个善举可谓是十分赞成:“主公仁义无双,晃替河东万千父老乡亲,在此拜谢。”
    徐晃的亲朋戚友很多都在这里生活,他更清楚被西凉兵和白波军轮番肆虐过后,当地百姓的日子是何等困苦。
    如此兵灾人祸,一个冬天可能就要死掉几万乃至十几万人。
    而王景肯自掏腰包以工代赈,让当地的百姓有了活下去的机会,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无可指摘。
    徐晃此时也不想着在战场上捞功劳了,他每日都带着手下的降卒和俘虏,开始认认真真地为当地百姓修缮破损的房屋,嘘寒问暖,同时大量招募工匠和劳力,兴建牧场和农场,一副要大动土木的架势。
    除此之外,王景还命人在城外开设粥棚,赈济因为白波军而无家可归的流民。
    连番举措,成功扭转了官军在河东本地的名声,让当地百姓对北军不再敌视。
    不仅如此,王景仁义无双的大名,也通过徐晃的口广为流传,被百姓人人称颂。
    甚至不断有乡勇慕名而来,想要投靠王景,这更加壮大了了北军的实力。
    王景兵锋抵达哪里,哪里就会出现大量的带路党,一时之间,北军和白波军在河东郡的情势发生了逆转。
    现在,轮到白波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了。
    别看白波军的士兵很多都是本地人,可北军能够做到的事情,他们根本做不到。
    光是军纪,白波军就绝对无法保证。
    毕竟是一群靠着劫掠起家的强盗,不允许他们打秋风,难不成要让他们去喝西北风吗?
    而王景赏罚分明,又重用徐晃这样的本地人做将领,因此无论是投降的白波军士兵,还是流离失所的难民,都对其极为信服,更愿意投靠他。
    为什么?
    王景有钱还大方,给得实在太多了!
    而白波军呢?
    他们这群王八羔子只会伸手要钱,真是岂有此理!
    …………
    蒲坂县以北三十里处,有一座尧山。
    此地青山叠翠,古柏盘崖,地势险要非常,易守难攻。
    白波军李乐所部,就屯兵于此。
    “渠帅,解县柳氏,汾阴薛家,还有闻喜裴姓,这三家都拒绝继续为我们提供粮草。”
    “妈的,就知道这些所谓的名门望族靠不住!”
    李乐破口大骂,他本就是绿林出身,还没加入黄巾军之前,就已经聚众呼啸,为祸一方。
    和杨奉还有韩暹不同,李乐的兵力不多,但战斗力却不弱,因为他的手下,有一支五百人的骑兵。
    这些骑兵原本都是马匪,做惯了刀口舔血的营生,都有武艺在手,甚至有些都跨入到了武道第二境界,因此战斗力着实不弱,等闲的地方郡国兵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渠帅,如今我们该如何是好?”
    眼瞅着就要大雪封山,天寒地冻了,若是没有足够多的粮草储备,这个冬天要怎么熬过去?
    到时候恐怕官军还没来围剿,自己这些人都就得原地散伙。
    李乐满脸横肉,面容狰狞,当即便骂骂咧咧起来:“没钱没粮,这是逼老子自己动手去抢啊?看来有段时间没杀人,他们都忘记我啸山虎的威名了。”
    “走,跟我去抢他娘的!”
    “渠帅威武!一起去抢他娘的狗大户!”
    李乐带人下山,心中琢磨着自己这次说什么也要好好给那些人长长记性。
    而在蒲坂县,县衙大堂已然被一群如狼似虎的军士征用,灰色的军衣,黑色的扎甲,一个个杀气腾腾。
    为首的将领,更是身穿明光亮银宝甲,一对剑眉斜飞入鬓,一双虎目精光四射,威风堂堂。
    正是胡骑校尉张辽,此刻的他,是代表着王景前来坐镇,封堵白波军李乐所部向西的退路的,省得他们借助港口的船只渡河,跑去凉州肆虐。
    (本章完)


同类推荐: 黑道大小姐今天也要睡男人(NPH)完成色情扮演任务才能通关(出轨,1v1)堕瘾(高干)退潮【1v1骨科h】大小姐(校园SP 1v1)悖论H( 续更)继兄妹H融进夜色里(校园1v1sc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