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文学
首页立鼎1894 第十三章 招兵买马

第十三章 招兵买马

    太多东西摆在外头太招人嫉恨了,吩咐小的们赶紧收拾到屋里去,再看杨浩的眼神,那跟见了财神爷似的。
    杨浩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子雪白的复印纸,上面用蝇头繁体字密密麻麻写了无数的条款,放到桌上道:“我们杨家开的是正规公司,一切行事必有章法、雇佣人手须得白纸黑字签订合同,烦劳长者寻一个识文断字的来,当面讲解清楚,有个见证,才不致出纠纷。”
    依着老头的意思,直接卖给他那才叫稳妥呢,那样成了一家人,自己这边要打个秋风再容易不过,刘家上下都能跟着沾光。
    不过人家定了规矩,他不好上杆子硬来,那样坏了大事反而不美。五叔公是个能决断的,立即命人把村里的落第秀才寻来。
    其实那位名叫管中宽的书生早就在外头看热闹的,对刘老三的狗屎运别提多羡慕嫉妒恨。心说老子才是本地第一有才的人,那么大的好事怎么就没落到咱头上捏?
    里面一招呼,他还拿捏着点架势,整理下油乎乎的长衫,拿唾沫抹平了乱发,不过那几撇胡子就实在撑不住场面,又营养不良干巴精瘦,风一吹摇摇欲坠,迈着四方步进来,两眼却忍不住跟着最后一趟搬走的面袋子一直进了屋,才硬生生收回来。
    到了桌子前,一本正经的抱拳行礼,特别对杨浩这位据说是大学毕业等同进士的高手尤为恭敬。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甭管人家多大年纪,你丫到七十了还是童生,见了也得乖乖的低头。
    读书人的世界,就是这么直接而残酷。
    杨浩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用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忽悠人,是多么的可耻。对于这年头的酸腐文人有一个算一个,他都没好感,除了帮助统治阶级愚弄黎民百姓,他们就没起到什么好作用。传承文明?啊呸!
    孔子自己都说“礼失求诸野”,可见传统文化早就渗入了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而不在这帮子歪解四书五经,舞文弄墨对民生建设一点贡献都没有的嘴炮先生身上!
    大喇喇的坦然承受管童生的礼敬,心说你这厮是没机会科举出头了,大清国都进入了倒计时,很快就戊戌变法、废除科举开新学校,就算你老人家今年能考中秀才,前头还有举人一关卡着呢。
    拱手表示一下,杨浩指着合同道:“烦劳管先生给诸位乡亲念一念,诸般条款都讲清楚。不致产生误会。”
    这种事儿管童生是经常干的,谦虚两句后,拿过来一看,登时心惊肉跳!打印机打出来的小四号宋体还没豆粒大,偏偏比划清晰干净,人手根本写不出来那么整齐划一,印刷?那得多好的铅活字和油墨啊!皇家专用的版本也没这么细发!
    再看里面的条款,唰啦一下汗就下来了!哪怕都是白话文,文理粗的他这三十好几的老童生都能指出一大堆错误来,但其中的逻辑之严密,规定之细致,比他见过的所有文契复杂了何止十倍啊!这尼玛什么人才弄出来的合同,不就是雇佣个人么,至于弄得那么绕么?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人家规定的足够细致,工作范围,工作纪律,劳动报酬,福利待遇,劳保规范,休息假期,甚至连平时住宿条件和婚丧嫁娶的额外补贴都明文规定!这还是去做工的么?这是去当大少爷的好!
    这年头,去给人当工作学徒的,哪个不是任凭人打骂折腾,吃的住的什么都不要讲,还福利待遇?那得看遇到的东家是不是善人。就算是善人,也没说一个月多少粮油肉食的定额给,他们家自己都舍不得吃呢!
    再看工资待遇,福利补贴,杂七杂八加起来,一年少说一百个大洋!当店铺掌柜的能有这纯收入不?管先生自己都心动,要不干脆把我也卖了得了,整天饥一顿饱一顿的,哪里有到这家当工来的舒坦!
    不过再看下边的违约责任,保密条例,他的腮帮子又是一抽。这家是锦衣卫出身的,还是粘杆处军机处帮忙拟的?密密麻麻林林总总几十条,归拢起来一句话,谁敢出卖公司机密,最好先把自己了断了为上。吃官司?你想的那么美!
    管童生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片高墙林立警卫森严的城池中,无数个深不见底的地牢里陈列一百零八样刑具,历朝历代包括传说中十八层地狱的酷刑一个不拉,就等着哪个倒霉蛋跳进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当然没那么夸张,不过管中宽算明白了,这杨家人出手固然大方,对背叛的人也绝对的凶残!光明正大写在纸上让你先明白,省的以后再骂主人家苛责无情。
    泛起袖子擦擦冷汗,他喝一口茶润润喉咙---嗯,茶很香啊!估计少不了一百文一斤的上等货,平时他都舍不得。
    先一摇三晃的把足有六页厚的合同念了一遍,不用他解说,完全的白话文版本老百姓基本能听个差不多。里面绕老绕去相互勾连的部分难以理解,不过收益、权利、责任,都很明白。
    出乎杨浩预料的,众人对违反合同的严厉条款居然没太大反应,好像理所当然一般。五叔公更捻着胡须赞道:“这是应该的!为人家做事还吃里扒外,当场打死都行!泄了东家机密,肥了你一人,坏的却是大家伙的生计,此等人得扒皮萱草,立碑为证!”
    合着比我还狠啊!
    杨浩心里头那个汗。他却是不知道,这片地方,什么工业也没有,种地根本养不活多少人,稍微有点天灾**,就得饿死多少。好不容易能有个人来办产业,让他们能挣钱,一个人的收入就能养活一家人呐!照他的说法,起码招工几百口子,那就是几百户,几千人的生计!再大一些那就是几万了!
    试问,谁敢坏了几千几万人的活路,那等于捅了马蜂窝一样,不群起打死,还待如何?
    其实这也就是历朝历代,皇命不下县,乡绅与县官共同治理地方,皆因地方宗族势力,哪一个都能纠合几百口子人,逼急了闹腾起来,就是大事。归根到底,众怒难犯。
    不用考虑,刘老三二话不说就签字。不过得有个正式的名字,杨浩征求一番意见,帮他改名叫刘大富。大富大贵,喜庆,吉利。
    三方签字画押,管中宽作为中人见证,帮忙把一份合同给里长存起来以备官方查验,得了刘家封的一包好东西当谢礼。末了,他终于忍不住,腆着脸问:“那啥,杨公子,您的公司还要不要人手?您瞅我这能写能算,做个管事总是富余的。”
    什么饿死不食嗟来之食,在生存压力面前,节操什么的早早丢一边去!
    杨浩笑道:“自然是要招工,不过我们对每一个职位都有严格的技能考核标准,不是谁都可以做的。您若有意,可以先看一看我们的具体要求,达不到也没关系,我们会经过初步筛选后进行相关培训,合格再签订合同,正式上岗!”
    他又拿出一大摞早就打印好的文本,递给管童生。
    这是早就定好的策略,先让刘老三---现在该叫刘大富,现身说法,取得信任,引起兴趣,然后再引诱当地人主动提出,顺势安排招工,从小小的南湖集开始,向四周村镇逐步的扩散。
    包括另外那十个人,都是一样的棋子,根据在本地基业扩张的速度,逐步放大到整个日照县。
    现在全县估计有四十万人,七万多官方在册的丁,里面要挑选出几万合格的基干人员,并不困难。并且此地耕地少,人口多,生存压力大,百姓比较朴实单纯,只要有生计,培训之后纳入麾下,自能形成一股纯粹的强大力量。
    杨浩给出的岗位要求,毫无疑问没有一个人能达到,满怀希望的管童生粗粗翻了一遍,登时沮丧不已。不过好在,后面列出职业培训的细则,又让他燃起希望,思想斗争一番,果断提出要看教材。
    不着急不行了,吃饭养家是大事。再者人家的学员都给发衣服鞋帽被窝,管吃管住还有工资领,就算苛刻一些,严厉一些,也得认。
    对此杨浩就没法提前准备了,管童生不屑于跟一帮泥腿子出大力,他想要个坐办公室管人的差事,有面子也有里子,还能过一过官瘾,虽然比不上科举当官那么威风,百里侯啥的。
    要不怎么说中国人自古都是官迷,打从孔夫子教育七十二贤,三千门徒,告诉他们怎么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当官就成了整个华夏民族几乎所有人第一追求目标。尤其经过宋明清三代的强化,几乎成了唯一的正道。
    不过杨浩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么好的表率人手,笑道:“这样,先聘请管先生作为我炎黄公司临时办事员,负责在南湖集登记初选有意来本公司工作的人手,一切薪酬按正式工发放。待第一批人员到位,我会进行考核,证明先生有相应工作能力,认真负责,再定岗位。如何?”
    管中宽赶忙答应:“如此甚好!多谢杨公子提携!”
    不管别的,先把工资领到手再说啊!


同类推荐: 大明神相全球崩坏隋末之群英逐鹿绝宠六宫:妖后很痞很倾城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重生南非当警察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元首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