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文学
首页隆万盛世 第171章 170阅卷

第171章 170阅卷

    第171章 170阅卷
    魏广德吃了送来的午饭,休息一会儿,又继续写他的策略。
    魏广德虽然年轻,可也不是那些不通世事的呆书生,皇帝出的题目,自然要歌功颂德才好,褒扬了皇帝还要记得吹捧下朝臣,至少在当下,元首股肱真是一体,上下相资。
    当然,委婉提出一些建议还是要的,不然就没一点亮点,不过都是别人用烂了的招数。
    魏广德可不会学那些愣头青,想要靠着谏言搏出位,殊不知在读卷官这关前便会败下阵来,根本连令皇帝听见的机会都没。
    继续往下写:“臣观《书》曰:“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则君者,天之所以立以为生民主,而民之所以利赖者也。又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则臣者,君之所资,以为臣邻,而为国之所倚重也。君欲求人以恤民,必秉知人之哲,备能官之智,而后鉴别始精,自可以得汇征之贤臣。欲为君恤民,必尽有相之道,竭匪躬之节,而后忠贞不失,自可以尽代终之责。君不知人,则贤否混浠而莫之辨,忠邪并进而莫之察,膏泽不能下究,望其恤民也难矣!”
    从《尚书》中有抄了两段话结尾。
    话里意思是说上天佑助天下的民众,为人民选立君主、师长,为民立君以安民,为民立师以教民。
    自然,魏广德最后说的意思其实就是嘉靖皇帝是上天给民众选择的君主,大臣是君主的肱骨,如果君主有过失,大臣要辅佐君主,大臣不要当面顺从君主,但是却在背后议论,君主也要注意大臣,不能被大臣蒙蔽。
    写到这里,魏广德又是沉思良久,觉得该说的也说了。
    前面吹捧了,后面稍微提一点吏治就是了,皇帝会不会被蒙蔽,这个他也管不了。
    魏广德感觉这篇策论还算不错,主要是没想到嘉靖皇帝没按常理出牌,弄出个“君臣题”来考人,之前准备的几篇腹稿都只能作废,临时凑一篇出来也就这样了。
    魏广德仔细检查一遍,觉得没什么好修改的,这才誊抄一遍在题纸上,检查主要也是防止用了一些不恰当的字,格式有问题一眼就能看出来。
    魏广德在检查完题纸后觉得确实没什么问题了,这就起身走到大殿东角门处递上自己的卷子,在受卷官手下题纸后,转交弥封官进行弥封,之后就不管魏广德什么事儿了。
    走出奉天殿,魏广德站在高高的台阶上环视一圈,依稀感觉似乎和当年他来这里旅游时候差不太多,或许有些细节上的变化,但是也已经分辨不出来了。
    出了大殿就代表魏广德殿试结束,随即有当值小太监过来带他离开这里,魏广德也没法多做停留,跟在小太监身后出了紫禁城。
    到了大街上,魏广德找到张吉就说道:“找家最近的酒楼,少爷我饿了。”
    现在魏广德十七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就皇宫里提供的那俩馒头那里够吃。
    上了马车,李三赶着马车就往前跑,为魏广德找吃饭的地方,张吉坐在里面还纳闷问道:“少爷,皇帝不给你们准备午饭吗?”
    “有,就俩馒头,够少爷吃吗?”
    魏广德不提还好,一提就来气儿。
    到了晚上,随着最后一个贡士夏可范回到九江会馆,今天的殿试算是彻底结束了。
    不过考生们没事儿,可是紫禁城文华殿里此时却是灯火通明,掌卷官已经把弥封好并盖上弥封关防印章的试卷送到了这里,按照读卷官的人数分成了十四份分别交到十四位读卷官手中。
    此时大殿中央已经摆上十几张桌子,相互拼接在一起,十四位读卷官各占一张桌子开始阅卷,根据题纸上的策论给出自己的评价,并按照“上、中上、中、中下、下”五个等级记上一个记号,便于后面进行统计。
    执事官是直接把贡士们的题卷送来,而省去了以往科举考试中的誊抄环节。
    在各人都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后,有內侍进偏殿请出读卷官。
    他们是在离开奉天殿后直接到了这里,按照嘉靖五年定下的规矩,这三天时间里,读卷官都不能离开皇宫回家,只能留在朝中休息。
    随着一份份答卷被读卷官翻看后,写上自己给出的评判标准,之后还要轮换着来,每一份答卷都要被读卷官看过,写上十四个记号然后汇总。
    最好的题卷,自然是上等评判越多越好,下面的执事官也按照这个标准排好已经看完的题卷。
    当然,读卷官也不是机器人,不可能一直就在文华殿呆满时间,中间觉得累了也可以休息,这些天的吃食也会有光禄寺准时送到。
    在一间休息的小房间里,严嵩皱眉看着一名內侍,“你是说陛下回西苑的路上,又问起魏广德?”
    “是的,小人在一边亲耳听闻,当时是陈洪公公回的话,陛下还问过他会试名次.”
    內侍接下来的话已经不重要了,严嵩这会儿已经判断出嘉靖皇帝对魏广德或许是真有点兴趣了,不然也不会几次问道他。
    严嵩进入朝廷高层,和嘉靖皇帝接触的时间不短了,算起来已经是快二十年的君臣,自然明白嘉靖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别看他一心修炼,可是对于朝廷上的事儿却是洞若观火,清楚的很。
    內侍离开后,严嵩浑浊的眼神却是逐渐清明起来,他感觉自己或许猜到了点什么。
    别看嘉靖皇帝平日里看上去精神和身体都还不错,可是他长期服用的那些仙丹是个什么玩意儿,难道还瞒得过他吗?
    更别说他就曾经吃过一颗嘉靖皇帝御赐的仙丹,直接让他在床上躺了三天,回来还要陪着笑脸说是自己无福消受。
    卫所世袭出身的人对皇帝来说,都是曾经立过战果的军人,其实和朝中那些勋贵是差不多的,值得老朱家的人信任。
    他们在卫所世袭武职,其实也说明了这一点。
    本来,皇帝应该更多的重用勋贵子弟,只是现在勋贵子弟普遍都不怎么样,所以朝中文官独大的局面已然成型。
    被皇帝注意,自然代表着魏广德可能会有一条光明的前程,当然也有可能.
    严嵩想了想,心中已经定下计来,试探下就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了。
    贡士们怀着既热切期盼又心有惴惴的心情等待着殿试的成绩,魏广德也是一样,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那份经过糊名,按理说不应该被人认出来的卷子,还是被一些有心人找了出来看到了。
    这次嘉靖皇帝钦点的十四位读卷官,其中不少可是跟随严嵩身后的人,可以说他的一言一行会被这些人毫无保留的跟随。
    当严嵩看到一份被他暗示过的卷子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严嵩草草浏览过后就在上面写上了“上”的评判标记,然后被他递给了旁边的次辅徐阶。
    这个时候原来的次辅吕本因为身体原因已经少有参与到内阁办事中,徐阶已经成为实际上的次辅,虽然这次吕本也被点位读卷官,但是实际上他现在在内阁的位置只能排到第三位去。
    徐阶接过严嵩递过来的题纸心里其实是有点纳闷的,都是看了一叠题纸后才转送过来,就这么单独一份递过来是什么意思?
    看到上面的记号,最近的一个是“上”的评判记号,前面有两个都是“中”,徐阶有点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这会儿判卷的位置都是固定的,每个人拿到的卷子,不管多少人看过,给出了评判,根据顺序就能知道谁给出的什么评判,更何况严阁老这是单独把这份题纸转来。
    徐阶也没犹豫,只是心里略有点好奇,这份卷子是谁人所做。
    但是也只是想想,草草浏览过后,他也在这份题纸上写上“上”的评判记号,后面人怎么做就不是他能干预的了,想来没人不会不注意到首辅和次辅给出的评判标准。
    徐阶不经意看了眼严嵩,又看了眼严嵩旁边的吴鹏和雷礼,不知道他们看到这份卷子后会是什么表情。
    两日后,也就是三月十七日,嘉靖皇帝再次乘坐龙撵出了西苑来到文华殿。
    本来一般皇帝都是下朝后过来的,不过嘉靖皇帝已经常年不上朝,只是让大臣们在午门外行礼后就离开,自然他也只能从西苑直接回到这里。
    经过一天多的时间,今科会试三百名贡士的题卷都已经看完,按照上面的记号分出三六九等,今天就是读卷的日子。
    在贡士们看来,他们的殿试题卷应该是公平的接受读卷官的评判,分出高下后由皇帝给出名次,但是实际上,在嘉靖五年以前,贡士的题卷其实已经按照会试成绩分成了三等。
    像魏广德这样的名次,题卷肯定是在最低一等的卷子里,不管他把策论写的如何天乱坠,都不可能大方向改变他的等级名次。
    特别是在此之前,在弥封的环节上,弥封官往往会把会试成绩靠前的贡士策论优先其他贡士题卷交到读卷官手中,自然他们就是一甲和二甲靠前位置的有力争夺者。
    这也是为什么会试成绩和殿试成绩往往非常接近的原因。
    但是在嘉靖五年的时候,因为大臣的强烈抵制,特别是时任礼部尚书席书的反复建言,为防止殿试阅卷时发**弊现象,试卷应该“糊名混送”,鼎甲三名的人选亦应由众读卷官共同商议决定。
    此外,他还向嘉靖皇帝建议,“弥封官不得预送,读卷官退朝直宿礼部”,不得回宿私第。
    这些建议,最后都被嘉靖皇帝采纳并已圣旨的形式发布,确定为朝廷法令。
    明朝的末代皇帝长期被文官蛊惑“祖宗制度不可废”,其实在嘉靖朝,在嘉靖皇帝在位的时候,根本就没人在乎,该改就改。
    只不过因为嘉靖皇帝以藩王上位,让他很多事实都采取试探进行,而不是全面推开。
    嘉靖皇帝当政之初,很是改动了不少成例,由此后世才有了“嘉靖新政”或是“嘉靖改革”的说法,其中更是不少涉及“赋役”和“爵位”,而被后世津津乐道的张居正改革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参考了嘉靖新政的一些做法。
    只是,因为利益集团的强烈抵制,嘉靖新政大多仅是在局部范围内进行,且“数行数止”未能全面而持久地展开,因而它的成效和影响也很有限,远不如张居正时期来的猛烈。
    进入文华殿的嘉靖皇帝坐在御座上,看了看下面十四位读卷官,“开始吧”。
    现在的嘉靖皇帝更希望把时间在修道事业上,自然不愿意在不相干的事务上占用他太多时间,所以现在的他说话和做事都很简单直接。
    随即,内阁首辅严嵩就捧起一份题卷开始朗读起来,这就是“读卷”。
    这次和以前也是完全一样,内阁三位大学士各读一卷,也是他们认为最好的试卷,一甲。
    嘉靖皇帝从严嵩还是读卷后就闭目养神,似乎在神游一般,一字不语。
    直到吕本读卷完成后,才微微挥手,嘴上说道:“继续”。
    随后,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许论也展开手中的题卷开始朗读起来。
    按照嘉靖十四年嘉靖皇帝的命令,将进读试卷由之前的六卷增加至十二卷。
    读卷官在提前将其分好的上、中、下三等题卷中各选出四卷进呈皇帝御览。
    十二卷读完后,嘉靖皇帝才缓缓睁开双眼,看着面前御案上依次放好的十二卷题卷,题卷摆放的顺序,其实也就是它们的名次,如果他不想干预的话。
    那么,面前的十二卷题卷,就分别是一甲三名和二甲前五名的卷子,剩下的则是三甲前四名。
    “拆开弥封。”
    显然,嘉靖皇帝想要看看这些贡士的名字,因为这里面还有最后一个环节,那就是选人。
    鼎甲进士作为全体进士的表率,代表着整个官员群体的形象。
    因此,外观条件是否合格亦是确定一甲人选时需要考虑的条件之一。
    至于皇帝还会注意的其他,比如名字的好坏,皇帝做的梦,也都会在这个时候作出一个决定来。
    (本章完)


同类推荐: 黑道大小姐今天也要睡男人(NPH)完成色情扮演任务才能通关(出轨,1v1)堕瘾(高干)退潮【1v1骨科h】大小姐(校园SP 1v1)继兄妹H融进夜色里(校园1v1sc高h)隐秘 (公媳 H)